张一帆采用知识所代表的宽泛含义,提出将信息与知识界定为三类:
1) 客观事实(objective facts)
2) 主观观点(subjective opinions)
3) 专业判断(professional judgement)或技术诀窍(know-how)
第 3 类都可认为是技能(skills)。现在,能付费的知识主要集中在部分第 2 类和第 3 类。
资深媒体观察家魏武挥则以回报时间、回报结果为标准,把信息与知识也分成三类:
1) 短期功利型知识:
掌握一门技能,获得某种证书,比如软件工程师、财务会计师、考驾照、考雅思等等。
2) 中期理念型知识:
这类乍一看感觉观点犀利,头头是道,但仔细琢磨后发现并没有太多短期用处。比如很多观点评论和经管类文章。
3)长期修养型知识:
这类知识大多“无用”,不是太实用,主要用于提升人的境界和内涵。比如哲学、文学、艺术等。
当下的知识类付费产品,主要是中期理念型知识,另外夹杂着一些短期功利型的干货和长期修养型的洞见。中期理念型知识供给者,通过撰文著书,来形成个人品牌,再通过讲座论坛,将品牌变现。
比如《李翔商业内参》和《每天听见吴晓波》就属于纯粹的中期理念型知识,《好好说话》是中期理念型知识中夹杂着短期功利型干货,而《蒋勋细说红楼梦》《雪枫音乐会》就属于纯粹的长期修养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