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白领知性+知性力-变革观念,向“知性白领”转型-今天的工作不要拖到明天-全世界都在渴求“知性白领”-向大家看齐的意识害人不浅-挑战者是有利的-活到老学到老-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提升你的附加值-进行自我投资,打开命运之门-你是公牛身上的乳房-觉得“可惜了”的时候,人生就已经输了-“言出必行”很重要-看清实力,努力向上的思考方法-“创业”是通往“知性白领”的近道-用附加价值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水可以卖得比汽油还贵-全球化视角下的公司常识与非常识-昨天正确的事情不一定明天也正确-不要把精力放在“内部作秀”上-经常性地酝酿解决方案-“金融制度改革”时代的资产运用之道-金融知识的多寡使得人生有云泥之差-定期存款和邮政存款是“缺陷商品”-在无国界的数字网络世界中生存-谁都有创建新产业的机会-“模具型的人”很可悲-要培养能够在商业浪潮中拼搏的能力-对知性懒惰的人没有未来-在传统产业机会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是生是死取决于你拥有的知性体力-知性力II-不要让自己成为21世纪的恐龙+什么才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给家人+越是认真的人就越有不好的习惯-大家能像开车那样熟练运用新技能吗?+要学会和印度人、美国人一起工作-你具有网络领导力吗?+不要对金钱有偏见-大学教授也不懂金融理财+你在随波逐流吗?-东工大里面有多少学生会乐器?-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要成为有多维思考能力的人+大家都能成为“T型”的商务人士-虽然是东大毕业,但没有被送进监狱就不错了-如果有兴趣就要投入进去+20多岁的人应该学习5个领域的知识-一天要看两页百科辞典-每个人都要学会倒着看历史+在公司里走过的道路是错误的-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要强迫自己遵循公司陈腐的工作方法-公司是“训练场”,还是“养老院”?-在公司里面,要始终坚持公平无私的立场+大家能在35岁之前创业吗?-在30多岁的时候要有一技之长-只要坚持5年就能干得很好+“社长是这么说的”是推脱责任的说法-公司的人事部门也可以废除-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不擅长的地方+40多岁的人要准备被裁员-如果害怕被解雇,就意味着你已经输了+50多岁的人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退休后,“每天都是星期日”的感觉是很痛苦的-现在尝试演练一下退休后的生活-可以尝试换个住处-最后,你能说“这一生很好”吗?-与其忍耐,不如离婚

最后,你能说“这一生很好”吗?

2018年10月29日 字数:1229 来源:知性力II 作者:大前研一 提供人:lofete998763......

已经虚度了公司生活的人,也应该享受今后的人生

过了50岁的上班族,即使想把自己在公司里面的位置弄得更好一些,也几乎是不现实的。现在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从终身雇佣逐渐转移到能力主义的雇佣上去,所以那些中高年龄的上班族将逐渐会被年轻人夺去位置。过了50岁的上班族,即使想把自己在公司里面的位置弄得更好一些,也几乎是不现实的。现在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从终身雇佣逐渐转移到能力主义的雇佣上去,所以那些中高年龄的上班族将逐渐会被年轻人夺去位置。

我觉得那些在50岁之前没有出来自己创业,也没有比现在工作单位更小的公司来邀请去当社长或副社长的那些上班族,应该已经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人生设计基本上搞错了。作为一个个体,首先作为“公司人”的人生已经是虚度了的。这些人现在就应该专心考虑如何让自己今后的人生,或者退休后的20年过得快乐。特别是55岁以后的那些人,就更应该把自己的生活重点从公司生活转向能够享受个人生活的方面上去。一个人的人生不到最后就不应该绝望。从你考虑要有自己快乐生活的那一天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应该认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胜利者。

一个人的人生不到最后就不应该绝望。从你考虑要有自己快乐生活的那一天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应该认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胜利者。20年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时间长得令人窒息。曾经有2~3年,自己觉得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已经不想干任何事情了,而且在心理上觉得这2~3年如同10年那样长。我后来参加东京都知事的选举,遭到了惨败,也因此人们觉得“这下子,大前这个人完了”,但我依然精神饱满地生活着,而且在写出了《大前研一败战记》(文艺春秋出版)后,按下了清零键,开始了下一个活动。也就是说,我是一个“清零先生”,比如有了“日立制作所”、“麦肯锡”、政治活动这三次经历,并都清零了。在每个人的人生中,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清零个4~5次的。如果以10年为1个单位,工作生活40年就有4次,退休后的20年生活也有2次,按照这个计算,人生可以有6次清零的机会。

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在死的那一瞬间,能让你觉得“自己走过的人生是很好的人生”。已经50多岁的人们,希望你们把自己最后的台词先写出来。你能够写出来“对家庭、朋友和社会做了许多的贡献,自己也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了许多帮助,所以没有人生的遗憾了”这样的词句吗?

如果一个人到了55岁,还没有朋友,也没有值得信赖的同事和上司,年轻的部下又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的职位,社长也一直忽视自己的存在……那么最后写出的东西是可以想象的。大概就是后悔、忏悔、怨恨之类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到了55岁,还没有朋友,也没有值得信赖的同事和上司,年轻的部下又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的职位,社长也一直忽视自己的存在,而且生意伙伴也没有说出“等您退休以后一定来我们公司”这样的劝诱,和儿子或者女儿也没有什么语言交流,和夫人之间正式的交流沟通大约是在3个月之前,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生活,那么最后写出的东西是可以想象的。大概就是后悔、忏悔、怨恨之类的东西。如果厌恶这样的结局,那么就应该在55岁的时候,写出自己的心声,让以前的自己死去。然后考虑人生如果活到80岁,剩下的25年该如何度过,想清楚后就该专心去做。想明白这一点,剩下的就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时间了,这个时候也就不需要再考虑社长的脸色如何,也更不用再去顾及上司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了。

知性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