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在无国界的数字网络世界中生存

2018年10月29日  来源:知性力 作者:大前研一 提供人:lofete998763......

我们虽然经常说“因为是日本人”、“因为是什么什么人”这样的话,但是信息化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形成了一个超越国界的文化。

从看着沃尔特·迪斯尼和铁臂阿童木长大的一代,到玩超级玛丽的游戏而长大的一代,以及到了现在,孩子们从幼儿园时代就开始接触互联网,这就使得日本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开始有共通的体验了。因此,现在年代之间的代沟比跨越国界的国籍间的代沟还大。

在年代之间的代沟扩大的同时,他们身上却显示出了跨越国界的色彩。

让我们在头脑中淡化国界线的概念。

“无国籍企业”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在1989年著述的《无国界的世界》中,我曾提出“‘美国本田’和‘日本IBM’是哪个国家的公司?”这样的问题。

克林顿刚上台时,劳动部长是罗伯特·赖克。在他还是哈佛大学教授时所撰写的论文中,提出了“创造劳动岗位”的判断标准,那就是,不论国籍,只要是能在美国创造出工作岗位的公司,就是好公司。

我不像赖克那样想。我的看法是:所谓的世界企业,就是在世界上最合适的地方设立公司,然后把产品销售到最好的市场去的企业。在我做经营顾问这30年期间,帮助了很多世界企业做出战略决策。并没有听到过其他的关于世界企业的说法。顶多在日本听到过一些议论。例如,“在日本公司里面有工会组织,所以就不要把国内工厂全部关闭了,把70%左右的生产转移到泰国去就可以了”。不过,这些议论都是障眼法而已。企业经营者内心想的,其实是100%都在泰国生产。

也就是说,企业界内部的议论和一般的议论,是错位的。理由非常明显,那是因为有经济理论的基础。一般来说,人们通过观察周围的人正在做的事情,然后组成新的思维框架。既然有了经济理论,那么人们也会以经济理论为前提,认为企业会基于经济理论来做事。这样一来,企业真正在做的事情就看不到了。等你发觉的时候,看到的不是狗在摇尾巴,而是尾巴在摇狗的状况。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金钱和支配金钱的“无国籍企业”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投资家的头脑里没有“国籍”的概念

金钱这种东西和国籍是没有关系的,它们会自然地集中到经营效益好的公司。金钱这种东西和国籍是没有关系的,它们会自然地集中到经营效益好的公司。例如,“‘奔驰’公司的业绩好像不错”这样的信息传播开之后,美国的法人和个人都会买入大量的“奔驰”股票。如果人们现在考虑投资“奔驰”、“大众”、“丰田”、“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福特”汽车股票哪个回报最高这个问题时,并不会有“因为是美国,就是‘通用’吧”这样的观点。在投资人的脑袋中,基本上已经没有国籍的概念了。而且,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基本上也是这样。

也就是在这20年间,市场商机迅速地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这是因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相似了,因此大家也变得开始寻求消费相同的东西。我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所写的《贸易的力量》中,把这个称为“加利福尼亚化”现象。世界上的年轻人,都憧憬加州的生活方式,而且大家都在模仿。

曾经日本人有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人有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法国人有法国人的生活方式。可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美国、欧洲之间的那堵墙,猛然间消失殆尽。所有国家的生活方式,都变得很类似,也就是变成了所谓的“OECD”生活方式。

这种变化一般被称为“美国化”。美国是各色人种和各种文化的熔炉,最具有多样性。不管日本也好,中国也好,欧洲也好,还是中南美洲都融入到里面。这就是说,从这个熔炉里面出来的东西,是很容易渗透到其他的人种和文化中的。

因为美国在移民、文化、市场、信息等方面对世界采取的开放政策,所以造就了美国今日的强盛。反过来说,从美国诞生出的新事物,在美国国内占据优势地位之前,已经在多元文化中竞争、磨合,因此,比起纯粹在日本培养起来的事物或者纯粹在法国培养起来的事物更能被世界所接受。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