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例子是,在美国流行的公共饮食服务就是以双收入家庭或者是独身但经济宽裕的个人为目标市场的商业行为。虽然这些人讨厌在餐厅等地方吃饭,但是他们更讨厌吃那些虽然是现成的,却不知道是谁做的食物。他们很多人喜欢把厨师请到家里,当面做给他们吃。这种服务标准就是他们的需求。
在CNN,介绍过这样的一个公共饮食服务的创业者,他拥有几十个客户,而且大家都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他保管。这就证明了他深受大家的信赖。他每天上午出去购买当日所需要的菜品材料,下午整个时间都在做菜,而到了下午5点左右就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各家。这样客户们回到家中后,只要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就能够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饭菜。第二天厨师在送新饭菜的时候就可以顺便回收前一天的容器。一天收费15美元,一个星期是100美元,一个月是400美元,在采访客户的时候,大家都给了极好的评价,因此他的业务很受欢迎。
同样的餐饮服务,在快餐店工作的人们,只是局限在单纯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中。而公共饮食服务的人们,至少是烹调的高手。因此在料理这个领域中,达到了“知性蓝领”的境界。在这个阶段,假如只是开个店做个普通的料理人,如果生意不是很火暴,那么大概就会只停留在“知性蓝领”的层面。可是,如果再踏出一步,提供公共饮食这种新服务,客户的满意度=附加价值就会提高。如果更进一步,把这个模式构建成企业组织的形态,并且把客户增加到50人、100人,就会产生一个良性循环,这样也就等于是创立了“知性白领”级别的商业模式。
公共饮食服务的基本概念与我们常见的保安服务公司“Secom”是相同的。“Secom”之所以可以赚钱,是把家庭作为警备的对象,但却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警备。例如,强盗侵入了家庭,如果按了警报按钮后,大约15分钟后保安才会到来,可是那个时候,犯罪行为可能已经结束了。实际上,和雇保镖相比,“Secom”并不安全。可是,因为他们针对客户推出了“销售安心”,并且做到了系统化,所以获得了成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企业。
公共饮食服务也许并没有像“Secom”那么大的市场,但却同样典型。虽然送来的是非常可口的料理,但却还是无法和那些料理水平高超的家人在自家诚心诚意做出来的料理相比。不过由于提供了比较接近的满足度,所以这种生意才有市场。
订制服务大有市场
实际上,在美国提供这种服务的公司数不胜数。例如,和日本的“DUSKIN”进行合作的“Crown-Service”是一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公司,主要从事家庭修缮业务。只要和他们签署合同,并且按年支付一定的费用,无论是房顶、墙壁、栅栏、房门还是书架等,家里有任何破损,或者各种电器有损坏的时候,他们都会立刻赶过来进行修补或者修理。
同样的道理,我觉得在日本,只要在创意上下工夫,也可以诞生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大家越是追求富裕的生活,越会发现需求不能被满足。例如,也许普通的保育所或者临时婴儿保姆的附加价值比较低,但是如果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能教他们英语、乐器或者电脑,就会增加附加价值,因此就能收取比较高的费用,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还有,最近的家长都觉得孩子越来越没规矩了,边照看孩子边替家长教孩子各种规矩,也许还不错。另外,那些65岁以上的老人们,由于孩子们都长大并且独立了,家里难免有一些空房间。如果把这些老年人组织起来,并且提供一个附加价值高的保育模式,那么这种创业的成功概率也许是非常高的。
只要在创意上下工夫,也可以诞生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大家越是追求富裕的生活,越会发现需求不能被满足。有一个专门提供别墅服务的公司也非常有意思,我在长野县的蓼科高原有别墅,但是询问住在那里的主妇们,十之八九会回答说讨厌别墅。她们都认为:“本来自己家的家务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现在又增加一个地方。如果这样的话,还不如和家里的人一年去三次宾馆,而且早中晚三餐也有人提供,那样不是更好吗?”在美国,如何打点别墅都是丈夫们的工作,因此我们听不到主妇们有这样的声音。而且还能用低价雇用管家,把钥匙交给他们,然后说一声“拜托了”就可以了。而且这样,还能增加很多工作机会。
的确,维持别墅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如果创建一个公司,向人们提供打扫、收拾等服务的话,应该会有相当多的需求。
在社会上,这种潜在的需求到处都是。特别是服务产业,由于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客户都有订制服务的需求。而提供服务的一方,就必须有互动性,满足这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不停地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