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因为不能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含义,所以显得束手无策,而财界也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于是,日本经济陷入了“平成不况”(平成时期,经济不景气——译者注)这个无底的泥潭当中,糟糕的是,它还在一直地往下陷。银行在泡沫经济时代形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在争论要不要救济他们的同时,已经有大量无辜的中小企业倒闭了。现在人们已经痛感到,国家不值得信赖了,企业也不值得信赖了。
那么,作为上班族的人们该怎么做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自己投资。通过向自己投资而提高附加价值,掌握无论在任何状况下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通过向自己投资而提高附加价值,掌握无论在任何状况下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就像我们在上一章里面所描述的那样,这时候的必要条件就是“不要对知性懒惰”。想要知道的事情就要去调查,想要经历的事情就要去经历,想要去的地方就必须亲自去那个地方。只会说“自己还不想做到那种程度”的人,一般都是对知性懒惰的人,将来只有被解雇的命运了。
大体上说,给自己投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公司里,在工作方法上下工夫。另一种是,充分利用下班后、周末以及节假日的时间。如果两种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当然是最好的。
虽然每天很忙,但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位的年轻人能够自由支配的其实只有时间。能否有效地使用这些时间就决定了今后的人生。命运虽然不是自己能自由支配的,但是我觉得如果进行自我投资,命运之门是能够打开的。
可是最近有很多年轻人,一件事,你不对他说个两三回,他就不会好好干。也许是因为按照手册被培养起来的原因,有些人对事情没有办法做出适当的判断,更不懂得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要么就是在打工的地方卖汉堡,要么就是对杂志上那些所谓指南马首是瞻,对于时尚和设定约会的路线,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人生道路没有指导手册,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并把它们变换成驱动力,开拓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来。人生道路没有指导手册,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并把它们变换成驱动力,开拓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来。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初我从设计原子炉的工程师跳槽变为经营管理顾问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应该就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意思了。
我进入公司的时候,还不知道“麦肯锡”是经营顾问方面的公司。在那之前,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到进入“日立制作所”的这9年,我一直在学习和研究原子炉的知识。在日立的时候,我主要是做原子炉的炉心设计工作。可是,那时候我已经预见到了,原子能发电在今后可能会有尴尬的地位,因此决定离开原子炉和它相关的工作。当时日立曾挽留我:“除了原子炉不是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吗?”但我还是回答说:“作为一个原子炉的设计人员,不想干原子炉工作的时候,就该是我从日立辞职的时候。”从此我坚决地离开了公司。
从技术人员向经营顾问“转型”
决定离开日立后,我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我在“JapanTimes”,就是今天所说的猎头公司,看到了刊登的一则“招聘化工技师”的广告。因为我是那种会完全投入到工作中的人,所以那时从早到晚脑袋里想的全是原子炉的事情。我在日立工作的时候,家里是既没有电视,也没有订报的。那次,我妻子来到了日立市,正赶上有个叫希尔曼的美国工程师要短期回国,让我们帮忙照顾一下他的“大房子”(和我们的不一样,是给美国人专用的住宅)。因为从来没有住过这样舒服的房子,我们在那个“大房子”里过得很愉快。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他忘记取消订阅的“JapanTimes”,那则“招聘化工技师”的广告就是在它上面。我心想,化工技师,我是可以的,于是我就去应聘了。那个猎头公司的人对我说:“比起化工技师这个工作,有一个叫做‘麦肯锡’的公司更有意思。你现在过去看看吧。”于是我问:“那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对方回答说:“是一家顾问公司。”我歪着头问道:“啊?不对吧,我是想当化工技师的啊。”对方骗我说:“都是一样的东西,不管怎么样,你先去看看再说吧。”
我到了“麦肯锡”的事务所,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哪里有化学公司的氛围,满眼都是一个个的小隔断。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便问道:“这里面在做什么工作啊?”得到的回答是:“那是秘密。我们有对客户保守秘密的义务,所以工作的内容是不可以说的。”想到原子炉的工作也有很多秘密,我就认可了他们的话,猜测他们大概在做类似的事情吧。后来我才明白,其实那时候他们刚刚在日本开事务所,还没有什么工作的经验,因此没办法回答什么。
接下来的一年里,猎头公司一直执著地给我打电话,“大前先生,怎么样了,您的想法改变了吗?”于是我就进了“麦肯锡”。我一直认为,“麦肯锡”能雇用像我这样经历的人,肯定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顾问公司。当时我就觉得,我连原子炉都能设计,工程顾问方面的工作肯定没问题。
从头学习,拼命学习
可是,等我真正去了以后才知道,它是一家经营顾问公司。于是我问:“经营顾问是做什么的?”得到的回答是:“是指导经营管理的。”这我就为难了。我虽然能够设计原子炉,但说到经营,却实实在在是个门外汉。除了听说过发电成本,其他的诸如价格和成本等经营管理的词汇我根本不懂。
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那个时候我家既没有电视也没有订报,过的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基本没有什么生活常识。外面正在发生什么事,我根本不知道。而像什么经营啊,商务啊之类的,更是从出生到现在就从没有产生过兴趣。那时的我,包括吃饭睡觉,脑袋里从早到晚想的都只有原子炉的炉芯设计问题。换句话说,我就是一个除了原子炉之外什么都不懂的人。
而且,当时我还只有29岁。日本的经营管理者大多在65岁左右,让年纪轻轻的我去指导他们?这种事对我来说实在是无法想象。我立刻就觉得:“这下完了完了!怎么进了这么个公司啊!”
可是,刚进公司就被解雇真是太失败了。所以我决定从头开始学习经营管理的知识。当时我是这么做的: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先记下来,然后反复考虑,想办法让自己明白,剩下的就是拼命学习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先记下来,然后反复考虑,想办法让自己明白,剩下的就是拼命学习了。也就是说,我用的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方法。
“麦肯锡”的教育方针是on the jobtraining (OJT=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培训),可是当时东京事务所并没有什么工作,因此这样的培训也就开展不起来。于是我就想找一些可以成为工作参考的资料,恰巧就在东京事务所的图书室里,我发现了大量的用“麦肯锡”过去工作经验编纂的参考资料。看了这些资料,我也逐渐明白了“麦肯锡”最近一段时间刚刚完成的工作。
工作之余也要多读材料充实自己
在“麦肯锡”,白天我不仅要做好翻译工作,而且还要对各种来自海外的关于日本市场的咨询进行调查和回答。下班后,我还会一直阅读那些参考资料到很晚。当时我住在横滨,所以每晚都会坐10点48分的湘南电车(东海道线)回家。周六、周日也来公司,一个劲地读那些资料。
结果,我理解了“麦肯锡”这个公司的概要和业务内容。这意味着,在我还没有完成一项具体工作之前,我就已经学会了“麦肯锡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了解了当时“GE”推进的战略经营计划等先进经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