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厚黑学-厚黑学+口厚结人缘的处世经-厚结人缘的处世经-人缘厚结处世法(1)-人缘厚结处世法(2)-人缘厚结处世法(3)-人缘厚结处世法(4)-人气厚积处世法(1)-人气厚积处世法(2)-人气厚积处世法(3)-人气厚积处世法(4)-人气厚积处世法(5)-人情厚养处世法(1)-人情厚养处世法(2)-人情厚养处世法(3)-人情厚养处世法(4)-人品厚修处事法(1)-人品厚修处事法(2)-人品厚修处事法(3)-人品厚修处事法(4)-人品厚修处事法(5)+黑学处世经-黑学处世祖师曹操(1)-黑学处世祖师曹操(2)-黑学处世祖师曹操(3)-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1)-黑学处世经“忍”字当先处事法(2)-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3)-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4)-黑学处世经 大黑不黑法(1)-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勇猛果断-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用好感情-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情义可以杀人-黑学处世经 以黑反黑法(1)-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以毒攻毒-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以暴制暴-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见机行事+厚黑无形的待友学-厚与黑处世楷模刘备-厚与黑处世楷模刘备(2)-厚颜无羞的求人法(1)-厚颜无羞的求人法(2)-厚颜无羞的求人法(3)-厚颜无羞的求人法(4)-黑脸无情的拒人法(1)-黑脸无情的拒人法(2)-黑脸无情的拒人法(3)-黑脸无情的拒人法(4)-厚中带黑的办事法(1)-厚中带黑的办事法(2)-厚中带黑的办事法(3)-厚中带黑的办事法(4)-厚中带黑的办事法(5)-厚中带黑的办事法(6)-厚中带黑的办事法(7)-厚中带黑的办事法(8)-黑中带厚的捧人法(1)-黑中带厚的捧人法(2)-黑中带厚的捧人法(3)-又黑又厚的待下法(1)-又黑又厚的待下法(2)-又黑又厚的待下法(3)-又黑又厚的待下法(4)-又黑又厚的待下法(5)-又黑又厚的待下法(6)-又黑又厚的待下法(7)-又厚又黑的待上法(1)-又厚又黑的待上法(2)-又厚又黑的待上法(3)-又厚又黑的待上法(4)-厚而无形的待友法(1)-厚而无形的待友法(2)-厚而无形的待友法(3)-厚而无形的待友法(4)-厚而无形的待友法(5)-黑而无形的御敌法(1)-黑而无形的御敌法(2)-黑而无形的御敌法(3)-黑而无形的御敌法(4)-黑而无形的御敌法(5)+厚黑管人谋职篇-毛遂自荐—求职术(1)-毛遂自荐——求职术(2)-毛遂自荐——求职术(3)-毛遂自荐——求职术(4)-背靠大树——交友术(1)-背靠大树——交友术(2)-难得糊涂——办事术(1)-难得糊涂——办事术(2)-难得糊涂——办事术(3)-直来直去——直谏术(1)-直来直去——直谏术(2)-不耻下问——学习术(1)-不耻下问——学习术(2)-屈一伸万——晋升术(1)-忍辱负重——抗争术(1)-忍辱负重——抗争术(2)-忍辱负重——抗争术(3)-隔岸观火——应变术(1)-隔岸观火——应变术(2)-以傻卖傻——保全术(1)-以傻卖傻——保全术(2)-以傻卖傻——保全术(3)-以傻卖傻——保全术(4)+厚黑学立威篇-杀一儆百——立威术(1)-杀一儆百——立威术(2)-杀一儆百——立威术(3)-以毒攻毒——统御术(1)-以毒攻毒——统御术(2)-以杀止杀——抗争术(1)-以杀止杀——抗争术(2)-以杀止杀——抗争术(3)-软硬兼施——恩威术(1)-软硬兼施——恩威术(2)-软硬兼施——恩威术(3)-借刀杀人——制衡术(1)-借刀杀人——制衡术(2)-铁面无私———执法术-除恶务尽——廉政术(1)-除恶务尽——廉政术(2)-除恶务尽——廉政术(3)-除恶务尽——廉政术(4)-做好领导的六件事+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1)-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2)-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3)-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4)-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5)-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6)+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1)-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2)-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3)+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1)-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2)-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3)-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4)+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1)-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2)-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3)-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1)-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2)-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3)-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4)-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5)+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1)-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2)-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3)+新商经之“厚道”-商界泰斗胡雪岩(1)-商界泰斗胡雪岩(2)-商界泰斗胡雪岩(3)-商界泰斗胡雪岩(4)-商界泰斗胡雪岩(5)-商界泰斗胡雪岩(6)-守业宜“忍”(1)-守业宜“忍”(2)-守业宜“忍”(3)-诚信宜“厚”(1)-诚信宜“厚”(2)-诚信宜“厚”(3)-诚信宜“厚”(4)-谋利宜“远”:先赔是为了后赚-谋利宜“远”:以小损而换大益-谋利宜“远”:放长线钓大鱼-谋利宜“远”:以情感促进生意-合作宜“诚”: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合作宜“诚”: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合作宜“诚”: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合作宜“诚”:善于进行商业合作-分享宜“廉”:正确对待利益分配-分享宜“廉”:人才无价-分享宜“廉”:互利互惠,共存共荣+新商经之“勇断”-商界祖师李嘉诚(1)-商界祖师李嘉诚(2)-商界祖师李嘉诚(3)-商界祖师李嘉诚(4)-创业宜“勇”-创业宜“勇”:野心不败,创新不断-创业宜“勇”:不断加压才能长足发展-经营宜“险”-经营宜“险”:经营生意要善爆冷门-经营宜“险”:冒最大的险,赚最多的钱-竞争宜“黑”-竞争宜“黑”:将计就计,胜利夺“标”-竞争宜“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竞争宜“黑”:商场如战场,成败论英雄-垄断宜“利”:水不外流,独资经营-垄断宜“利”:连锁垄断,独一无二-垄断宜“利”:借势取利,飞黄腾达-兼并宜“强”:强强联合-兼并宜“强”:以小搏大,以弱制强-兼并宜“强”:品牌 管理-兼并宜“强”:善意收购,留好名声+新商经之“经”-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成功需要才气和智慧-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做生意不可拘泥陈规-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商业竞争不相信眼泪-儒商生意经:企业以人为本,学会感恩-儒商生意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商生意经:不赊不欠,薄利多销-儒商生意经:上下同欲,无往不胜-儒商生意经:稳做生意,细水长流-儒商生意经:以德报怨,赢得顾客-儒商生意经:处处留心,以寻商机-官商生意经:坚持己见,又不独断专行-官商生意经:人情送匹马,买卖不让针-官商生意经:勇争第一,永葆活力-官商生意经:落后就是耻辱-四大“走偏”商人——厚道有余而精明不足的“巨人”史玉柱-精明有余而厚道不足的“爱多”胡志标-精明不及厚道也不及的“飞龙”姜伟-附:“飞龙”姜伟——总裁的20大失误-厚道太过而精明也太过的“南德”牟其中-司马懿的这五句话听懂了两句就能够用一生

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4)

2018年10月28日 字数:1698 来源: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提供人:lofete998763......

做领导要远安逸戒嗜欲

古人曰:“嗜有所专,则奸徒而入;长有所属,则感由之生。”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有嗜好,那么小人就会借以讨好;如果长期偏听偏信,那么就会被蒙骗,做官从政之人更是如此。

战国时期,齐国要发展强盛,邹忌为了说服齐威王,以自己亲身的故事对齐王进行劝谏。邹忌进朝廷去拜见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小老婆惧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助于我,都说我长得比徐公漂亮。现在齐国的国土方圆有一千里,城市有一百二十座。宫廷里的妻妾和身边的随从人员没有哪个不偏爱您的,朝廷里的臣子没有哪个不惧怕您的,全国的人没有哪个不有求于您的,这样看来,您受蒙蔽很厉害啊!”威王说:“您说得好。”

威王于是下令说:“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受上等奖赏;能够上奏章向我进谏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街市和廷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中的,受下等奖赏。”这个命令下达后,许多臣子都来进谏,各国均来朝齐王。齐国一时强大起来。

为此,古人曾警告世人“徇功利者,不虞谄诈;溺鬼神者,独觉形声”,一个人如果沉溺在一片谄媚之中,那么他们就会被追名逐利的人所蒙蔽,丧失判断力。邹忌所懂得的道理正是今天从事领导工作的人们所应该了解的。

一个人的嗜欲太强,就会失去理智。古时候在青丘山上,住着一只九尾狐,兴妖作怪,找到死人的头骨戴在头上,祭拜北斗,以向上帝求福。老狐见了就对九尾狐说:“死的头骨,胜秽,是死砾所没有的,不能戴啊。上帝威怒不能冒犯,若不改悔,你必遭大祸。”但九尾狐一意孤行,最终导致自己的覆灭。

正因为是嗜欲伤人,所以历代圣贤都能够主动禁止淫逸,远离嗜欲而成就大业。

从前夏禹的女儿命令仪狄酿造美酒,送给禹帝。禹帝饮了觉得味道很美,于是就疏远仪狄、戒绝美酒,说:“后世的君主一定会有因为饮酒而使他的国家灭亡的。”齐恒公有一次在半夜里感到吃得不足,易牙就煎熬烧烤食品,献给桓公,桓公吃得很饱,直到天亮还没有睡醒。于是说:“后世的君主一定有因为贪吃美味而徇私枉法导致国家灭亡的。”晋文公得到美女南之威,三天不上朝听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推而远之。说:“后世的君主一定有因为好色而使他的国家灭亡的。”楚王登上强台观看得忘乎所以。于是就对着强台发誓不再登了说:“后世的君主一定有因为迷恋山水的景色而使他的国家灭亡的。”

古人尚且知道治国应不忘艰难,远安逸戒嗜欲,今人能不警惕吗?

逆境不馁顺境不骄

《菜根谭》中说:“人在清苦的环境中容易发奋上进,人在优裕环境中容易堕落腐败。”我们如果能知道这一道理,就能防患于未然。

唐朝李景让的母亲郑氏,年轻时就守寡,当时家境贫困,孩子幼小,由她一人管教。有一次,她家房子的后墙塌陷,墙破处发现许多钱。她向天神祈祷说:“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如果天神怜悯我贫穷,我希望天神让几个孤儿学出成就,这些钱就不敢拿了。”说着,赶快把那些钱掩埋上,把墙修好砸实。

后来,景让获显达官位,尽管如此,他有过错,母亲也决不放过。

他当浙西观察史时,感到手下有个低级军官不顺他的心意,便让人用棍棒将其打死。这件事引起军队的愤怒,欲发生兵变。他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就出来坐在官府办公的地方,让景让站在厅堂上,责备他说:“天子托付你重任,你却把国家的刑法当成喜怒哀乐的工具,胡乱杀死无辜的人,万一造成地方动乱,你有何面目见皇上?”说完,她命令左右的人脱下景让的衣服,鞭打他的脊背。这时,景让手下的人都站出来替他求情。打了很久,母亲才同意把他放了。景让从中受到了教育。

可见,一个人既要能经受逆境的考验,更要能经受顺境的考验。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富贵之家,物质方面可说应有尽有,就会养成不良嗜好和喜欢作威作福的个性,尤其是作威作福、专权弄势,对人的腐蚀就好像凶焰,早晚会引火自焚。

三国时,钟会、邓艾以两路大军攻灭西蜀,而钟会心生反意,想据险自守,做刘备第二,进而兵临长安灭魏,再起兵灭吴,一并天下于自己一人之手。但又担心邓艾与己为敌。他想到告伪状的办法,几次密报司马昭,说邓艾心存反意。司马昭毕竟是谋略场中的老手,他虽然担心邓艾逆反,对钟会却也有疑惧之意。接到钟会的密报,他对钟会的真正用意便了如指掌。他写信告诉钟会说:“邓艾有可能据兵自守,所以我派贾充领兵一万入斜谷,屯乐城,前去援助你。我自己领兵十万在长安,随时准备接应。”司马昭另派新兵之意当然不是为了邓艾,而是为了钟会。钟会也不是呆子,他一见司马昭的信,便知司马昭对自己起了疑心,遂仓卒行事,拥兵反叛。不想司马昭早在钟会身边安插人手,钟会反叛尚未真正发动起来,便被杀身亡了。钟会之死正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所以我们要养成逆境不馁、顺境不骄的心态,着眼大局,虚怀若谷,才会使我们不断进步、提高。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