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直来直去——直谏术(2)

2018年10月28日  来源: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提供人:lofete998763......

太顾及面子的人不能当领导

作为为百姓谋利益的领导者,必须具有不顾自己私人的面子,而敢于并善于改正自我的缺陷,善于采纳下属谏谋的美德,才能够真正使事业兴旺,天下安宁。

唐太宗李世民随父李渊反隋时,是李渊最得力的臂膀。他为人颇富谋略,早在起兵之前,就“折节下士,推财养客”,暗中积极招揽人才。四方的群盗大侠闻其贤名,都纷纷投奔他的帐下,甘愿为他尽忠效死。起兵后,李世民兵强将广,迅速成为李渊扫荡四方、平定天下的一支主力军。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率军生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李渊为表彰他这一特殊功勋,又加封他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使他位居诸王公之上。

但李世民并非皇太子,因此李渊百年之后的帝位由谁来继承,尚未可知。当海内渐趋稳定后,李世民及时由武略转向文治,留意起儒家的治国之道来。他在宫城西边修建了一座文学馆,招揽接纳四方的文士,号称“十八学士”,其中有杜如晦、房玄龄、孔颖达、虞世南、许敬宗等。各方儒生文士都以能进入秦王李世民的文学馆为荣,这些人实际成了他后来夺取帝位、君临天下的智囊团。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就是在这个智囊团的密切协助下,击败了皇权竞争者李建成和李元吉,终于登上了最高权力之峰。

不过,在历代帝王中,李世民是个谦恭英明的人君,他善于纳谏,没有历代帝王那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痼疾。他刚继位时,就不计前嫌,把政敌李建成的老师魏徵屡次叫到自己的卧室内,虚心求教治国之道。魏徵得遇知己之主,竭尽所能,知无不言,先后进谏陈言二百余事。后来太宗曾因有人诬告魏徵结党营私而调查他,查无实据,太宗深感后悔。魏徵诚恳进言道:“希望陛下使臣成为良臣,不要使臣成为忠臣。”

太宗奇怪地问:“此话怎讲?”

魏徵答:“所谓良臣,就是稷、契、皋陶一类的大臣,使自己获得善名,使君主荣受显号,子子孙孙永受福禄。所谓忠臣,就是龙逢、比干一类的人,因忠被杀,使君主陷于大恶,国破家亡,只剩下个虚名。”太宗觉得很有道理,后来在对待大臣的问题上,时时以此为鉴。

贞观十七年,六十四岁的魏徵病逝,太宗如丧股肱,亲自为他哭灵,中止上朝听政五天,并亲笔为他书写了碑文。太宗曾对群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

太宗与臣下的关系处得非常好,人们把房玄龄、杜如晦比作汉初的良相萧何、曹参。贞观四年,杜如晦死,时年四十六岁。李世民亲临府上,边抚他的病体边流泪。杜如晦死后,李世民哭得十分悲痛,为其停朝三日。后来有一次李世民吃瓜,觉得味道非常甜美,不由得想起了杜如晦,他悲从心起,便停口不吃,叫人拿着剩下的一半瓜,送往杜如晦的灵前祭奠。他还曾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边环顾左右边对房玄龄说:“当年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今天赏赐物品,却只有你一个人了。“说着又流下了眼泪,听说金银乃是鬼神畏惧之物,给杜如晦也送去一条吧。”说罢令房玄龄自带一条,又取了一条让房玄龄送至杜如晦灵前。

读历史,我们可知唐朝的“贞观之治”之所以产生,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李世民善于启用忠良之臣,更善于听取他们的建议。作为一个领导者,听不进忠告之言,你的事业又怎能兴旺发达呢?

现代领导人尤当虚怀纳谏

作领导人的一个重要美德就是要善于纳谏。但从古到今,能够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进谏语多为忠言,忠言多是逆耳,逆耳的话与阿谀奉承之言相比,受谏之人,自然多不善于纳谏了。但忠言利于行,所以又不得不纳之。在这方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做得就很不错。

朱元璋在位时,虽然推行严刑峻法,滥杀无辜,也很独断专行,但是,他还是比较能够接受谏言的。在朱元璋的各种文告之中,我们看到,他十分明确臣子的进谏对皇帝的统治是多么重要。

他自己也明白,那些能够在公开场合提出与君主不同意见的人,一定是君子,而那些从来不敢提出与皇帝相反观点的人,那些从来只知道吹捧皇帝英明正确的人,多数是小人。

所以,对于那些上谏言的臣子,一定要以诚相待。而且,为了让臣子敢于在皇帝面前开口说话,皇帝就必须对臣子和颜悦色,这样,才能让臣下有话必说,说无不尽,说无不真。就是臣子的话不对,也必须允许他们说出来,只有如此,臣子才能做到勇于进谏。

朱元璋规定,只要是臣民进谏,说得对,就立即予以奖励,说得不对,也不治罪,而那些乘机进谗献谀的人,则决不宽待。

朱元璋还说,如果臣子不向君主进谏,那是臣子的失职;如果君主不能虚怀纳谏,那是君主不能以君道自处。

为了保证谏言能够直接到达自己手里,防止因为谏言涉及到某些官员而被扣押,甚至报复,朱元璋还有特别规定。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钦定的《皇明祖训》中规定:“今后大小官员及百工技艺之人,凡有可言之事,允许直到御前奏闻。其言合乎情理,立即交付相关衙门执行。各衙门不得阻滞,违者以奸邪论处。”

类似无论大臣小吏、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直接到御前言事的规定,朱元璋不止发布过一次两次。

朱元璋的鼓励,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不少敢于冒犯龙颜,指陈时弊的耿直官员。

比如龙阳典吏青文胜,看到地方上长期遭受水灾,饥荒连年,但是朝廷不但没有根据灾情给予减免赋额,还变本加厉地派官吏来催要欠赋,使得当地百姓饿死无数。青文胜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接连两次来到京城,向朝廷奏明情况,要求减免。但是,都没有得到允许。

于是,耿直的青文胜把写好的谏书放在袖子里,来到登闻鼓前,使劲敲起来,然后,在鼓下自杀身死。他是决心用自己的死来替老百姓喊冤叫苦。朱元璋听到这件事,感慨唏嘘,马上命令减免龙阳的税粮,从原来一年3.7万多石减到2.4余石。

再比如监察御史周观政,他负责奉天门的监守之职。有一天,宦官奉朱元璋的命令,带着一些女乐,要进奉天门,由于是皇帝的命令,他们自然盛气凌人,但是遭到了周观政的阻止。宦官们夺门而入,还向朱元璋告他的状。

朱元璋一听,认为周观政是对的,他是在执行公务,按规定办事。于是,他叫宦官把女乐撤了,还让他们向周观政赔罪。可是,周观政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说宦官的错误行为,是皇帝造成的,所以,在这个事情上,皇帝有错。所以,他坚持要朱元璋出面,向自己承认错误。朱元璋觉得周观政的说法是对的,于是,亲自出宫,来向周观政承认错误,这事才最终了结。

另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是刑部主事茹太素。他在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的时候,曾上万言谏书,内容是直接批评朱元璋监用刑法的事情,朱元璋命令他人阅读茹太素的谏言给他听,由于文章过于冗长,所以读到中间时,朱元璋已经不耐烦了,十分生气,于是把茹太素宣来,斥责一顿,再罚廷杖之刑。

第二天,朱元璋让人读剩下的内容,读完之后,朱元璋终于明白了茹太素的意思,说他的万言书,实际上事情是对的,但是文章太长,其实只要五百字就足够了。

这件事件,没有让茹太素退缩,他依旧直言犯颜,屡次向朱元璋进言。

有一次,朱元璋宴请茹太素,随口吟了两句诗:“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茹太素当然知道朱元璋的意思,赶紧表白自己的忠心:“丹心图报国,不避圣心焦。”朱元璋听了,十分感慨。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