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厚中带黑的办事法(2)

2018年10月28日  来源: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提供人:lofete998763......

能屈能伸,做成大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辅臣可称得上是最能使用厚黑处世的人。此人屈时能屈到底,伸时能伸到极,可谓是厚黑处世的典范。

王辅臣本姓李,山西大同人,少时为宦官家奴,后投奔农民起义军。起义军中有个叫王进朝的,没有儿子,收了他为义子,从此就改姓为王。王辅臣身高七尺有余,面容白皙,眉如卧蚕,乃一美男子。他勇冠三军,锐不可当,号称马鹞子。清兵围大同时,王辅臣乘黄骠马,来去飘忽,所向披靡,致使清兵每见黄骠马,就大呼“马鹞子来了”,四处逃散。降清后隶汉军正白旗,京都满汉无不以认识马鹞子为荣。

久之连康熙也知道“马鹞子”的大名,让鳌拜把他找来,授予御前侍卫。不久洪承畴经过河南,康熙命王辅臣随侍。后洪承畴带王辅臣至云南,云南平定后,设援剿五营,就推荐王辅臣为右营总兵,管辖云南迤东一带,驻扎曲靖府。洪承畴回到京师后,王辅臣隶属于吴三桂藩下。

王辅臣对待吴三桂也像对洪承畴那样忠心,吴三桂亦将王辅臣视作子侄,凡什么好东西,他人得不到的,惟独赏赐给王辅臣。一次,奉吴三桂之命征讨乌撒,与吴三桂之侄吴应期等在马一棍营中吃饭。王辅臣饭盂中有一死蝇,一旁的王总兵看见大声呼叫他不要吃,王辅臣深知马一棍对待下人十分残酷,常因小过将下人一棍打死,所以有“一棍”之名,担心他此次会因此过将厨师杀掉,就说没关系,死苍蝇我也吃过。王总兵生性愚鲁,竟以此事同王辅臣相赌,王辅臣只得勉强吞下去,吴应期却在一旁说:“我与你赌吃粪,你吃吗?”王辅臣一下跳起怒骂道:“吴应期你当众侮辱我,别人怕王子我不怕,我将食王子王孙的脑髓,而嚼其心肝,挖其眼睛。”说完,一拳击碎食案,负气而出。

此事发生后两人虽重新言好,但在王辅臣心中还是留有一块疙瘩。恰巧平凉提督缺出,王辅臣即派人持金钱遍赂朝廷重臣。大家都在皇上面前夸奖王辅臣,终于让王辅臣如愿以偿了。吴三桂闻此消息,叹息说:“这小子花了不少钱,家里到底有多少私产,竟如此胡来?”王辅臣来告辞时,吴三桂拉着他的手,哭泣着说:“你到平凉后,不要忘记老夫,你家中穷,人口多,万里迢迢,何必如此。”于是拿出两万两银子给他作路费。

王辅臣入都后,很久都得不到皇上召见。因为他平日专门接交近侍,而忽略了阁部九卿,所以无人引见。兵部推到礼部,礼部又推到兵部,而王辅臣又不肯用钱收买部臣,只是每天同大家上上朝而已。一天,皇上赐群臣茶,有位近侍认识王辅臣,这才见到皇上,从此恩泽频加,赏赉无数。不久,皇帝对王辅臣说:“我本想留你在身边,朝夕相见,但平凉边关重地,非你不可”,随后让钦天监选择好日子为他送行。当时正值岁末,皇帝又说:“行期到了,我真舍不得你走。上元节快到了,你还是陪我看过灯后再走。”

临行前,皇帝赏王辅臣御前豹尾枪一支,并说:“这枪是先帝留给我的,我每次出巡时都把它放在马前。你是先帝的大臣,我是先帝的儿子,除了这枪就没有更珍贵的东西。你把它带到平凉,见到它就像见到我。”王辅臣伏在地上,痛泣不已,说:“圣恩深重,臣即肝脑涂地,也不能稍报万一。”

公元1670年,即康熙九年,王辅臣被擢升为陕西提督。二藩叛乱发生后,他起兵响应,杀死经略莫洛,占据陇东地区,并煽动宁夏兵变,陕甘震动,此时,什么“肝脑涂地”之类的话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公元1676年,即康熙十五年,在清军围攻下,势穷投降,后被召入京时突然死亡,传系自杀。

以弱示众,转弱为强

以弱示众,引起别人的恻隐之心而想伸出援手的处世态度,也是吸引人的因素之一。

当然,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示弱法,有人以新闻记者的情形为例做了说明。

“想让自己真正想写的文章能顺利刊登出来,必须使用一些技巧才行。即故意显露一些一目了然,但和所报导事件的基本构成无关的错误。当总编辑在审稿时,很容易便会发现这些错误,并怀疑对方是否有意如此。但由于不是严重的过错,所以不会指责执笔人。结果因为对那些无伤大雅之误的留意,不但不会将执笔人所主张之点删除,而且会更细心地欣赏其作品,与留心对方的为人。”

虽然这种方法的效用很令人怀疑,但至少叙述得很有趣。由此可知,即使彼此的立场不同,但和顶尖领导者魅力因素有其共通之处。

例如,某名评论家主持某电视台的时事评论节目,即是这种情形。虽然他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反应也十分灵活,但就是得不到观众的欢迎。因为和他共同演出的人经观察,都觉得这位评论家精明得可怕。后来改由另一位评论家主持,收视率才逐渐提高。虽然后一位评论家因为粗枝大叶、反应迟钝,而被揶揄说:“那个傻蛋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但由于能令观众有安心之感,而广受欢迎。

流行歌手的情形亦然,有些人虽然歌唱得很好,却不一定受欢迎;反而是那些能适当表现笨拙的歌手,唱片销售情形较佳。同样情形也发生在畅销小说作家身上,通常都是文笔不很好的作家所写的小说较为畅销。

我们并不有意评论这些人的能力,只是认为能适度表现笨拙和迟钝的人,反而更易为人吸引,亦较富有魅力。人无完人,有时也许表现迟钝一些更真实。

“借梯上楼”,好办事情

俗话说得好:“好风凭借力。”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外,有时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事半功倍。应用这种方法获得成功的策略称为“借梯上楼”法。

对于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这里的“梯”指的是他人的能力,如名人、亲戚、朋友、同学等的地位、名望、财富或权力,而“楼”则是指你要获得的某种较为理想的目标。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的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山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对你都有用处。一般人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这种透视现象可以帮助你步向成功。

引荐者的名度越高,你就越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上司的赏识。惟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你的事业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否则,你就会被埋没,而枉有一身能耐。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由于人们所处机构的层次不同,便严重影响社会对自身的评估。处于声望较低机构中的人,尽管其才能或成果是一流的,却往往不能得到施展和承认;而相反,在声望较高的机构中工作的人,可能其才能或成果是二流的,甚至是三四流的,但却容易人尽其才,被承认的机会相对要多得多。美国著名科学家杰里加斯顿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波顿效应”。

在“波顿效应”的阴影下,古今中外不知埋没了多少优秀人才。英国的地质学之父史密斯,是生物地层学创始人。他原是个标尺工出身的工程师。他编绘的“英国地层表”被埋没了20年之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社会认为他是个出身卑贱、无人知晓的测绘人员。我国陆家羲的数学论文在国内一直不能发表,这与他只不过是包头市九中的一个普通教师有着极大的关系。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出“波顿效应”的阴影,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成果得到承认呢?寻求权威、名人,他们身居上层,任居高位,他们的举荐、提携颇具分量。

如何得到权威、名人的举荐、提携呢?自古以来就有伯乐识千里马之说。从古至今,众多的“千里马”都是得利于众多的“伯乐”而得以奔腾万里的。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