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厚黑学-厚黑学-口厚结人缘的处世经-厚结人缘的处世经+人缘厚结处世法(1)-人缘厚结处世法(2)-人缘厚结处世法(3)-人缘厚结处世法(4)+人气厚积处世法(1)-人气厚积处世法(2)-人气厚积处世法(3)-人气厚积处世法(4)-人气厚积处世法(5)-人情厚养处世法(1)-人情厚养处世法(2)-人情厚养处世法(3)-人情厚养处世法(4)+人品厚修处事法(1)-人品厚修处事法(2)-人品厚修处事法(3)-人品厚修处事法(4)-人品厚修处事法(5)+黑学处世经-黑学处世祖师曹操(1)-黑学处世祖师曹操(2)-黑学处世祖师曹操(3)-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1)-黑学处世经“忍”字当先处事法(2)-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3)-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4)-黑学处世经 大黑不黑法(1)-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勇猛果断-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用好感情-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情义可以杀人-黑学处世经 以黑反黑法(1)-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以毒攻毒-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以暴制暴-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见机行事+厚黑无形的待友学-厚与黑处世楷模刘备-厚与黑处世楷模刘备(2)-厚颜无羞的求人法(1)-厚颜无羞的求人法(2)-厚颜无羞的求人法(3)-厚颜无羞的求人法(4)-黑脸无情的拒人法(1)-黑脸无情的拒人法(2)-黑脸无情的拒人法(3)-黑脸无情的拒人法(4)-厚中带黑的办事法(1)-厚中带黑的办事法(2)-厚中带黑的办事法(3)-厚中带黑的办事法(4)-厚中带黑的办事法(5)-厚中带黑的办事法(6)-厚中带黑的办事法(7)-厚中带黑的办事法(8)-黑中带厚的捧人法(1)-黑中带厚的捧人法(2)-黑中带厚的捧人法(3)-又黑又厚的待下法(1)-又黑又厚的待下法(2)-又黑又厚的待下法(3)-又黑又厚的待下法(4)-又黑又厚的待下法(5)-又黑又厚的待下法(6)-又黑又厚的待下法(7)-又厚又黑的待上法(1)-又厚又黑的待上法(2)-又厚又黑的待上法(3)-又厚又黑的待上法(4)-厚而无形的待友法(1)-厚而无形的待友法(2)-厚而无形的待友法(3)-厚而无形的待友法(4)-厚而无形的待友法(5)-黑而无形的御敌法(1)-黑而无形的御敌法(2)-黑而无形的御敌法(3)-黑而无形的御敌法(4)-黑而无形的御敌法(5)+厚黑管人谋职篇-毛遂自荐—求职术(1)-毛遂自荐——求职术(2)-毛遂自荐——求职术(3)-毛遂自荐——求职术(4)-背靠大树——交友术(1)-背靠大树——交友术(2)-难得糊涂——办事术(1)-难得糊涂——办事术(2)-难得糊涂——办事术(3)-直来直去——直谏术(1)-直来直去——直谏术(2)-不耻下问——学习术(1)-不耻下问——学习术(2)-屈一伸万——晋升术(1)-忍辱负重——抗争术(1)-忍辱负重——抗争术(2)-忍辱负重——抗争术(3)-隔岸观火——应变术(1)-隔岸观火——应变术(2)-以傻卖傻——保全术(1)-以傻卖傻——保全术(2)-以傻卖傻——保全术(3)-以傻卖傻——保全术(4)+厚黑学立威篇-杀一儆百——立威术(1)-杀一儆百——立威术(2)-杀一儆百——立威术(3)-以毒攻毒——统御术(1)-以毒攻毒——统御术(2)-以杀止杀——抗争术(1)-以杀止杀——抗争术(2)-以杀止杀——抗争术(3)-软硬兼施——恩威术(1)-软硬兼施——恩威术(2)-软硬兼施——恩威术(3)-借刀杀人——制衡术(1)-借刀杀人——制衡术(2)-铁面无私———执法术-除恶务尽——廉政术(1)-除恶务尽——廉政术(2)-除恶务尽——廉政术(3)-除恶务尽——廉政术(4)+做好领导的六件事-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1)-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2)-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3)-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4)-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5)-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6)-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1)-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2)-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3)-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1)-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2)-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3)-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4)-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1)-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2)-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3)-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1)-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2)-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3)-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4)-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5)-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1)-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2)-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3)+新商经之“厚道”-商界泰斗胡雪岩(1)-商界泰斗胡雪岩(2)-商界泰斗胡雪岩(3)-商界泰斗胡雪岩(4)-商界泰斗胡雪岩(5)-商界泰斗胡雪岩(6)-守业宜“忍”(1)-守业宜“忍”(2)-守业宜“忍”(3)-诚信宜“厚”(1)-诚信宜“厚”(2)-诚信宜“厚”(3)-诚信宜“厚”(4)-谋利宜“远”:先赔是为了后赚-谋利宜“远”:以小损而换大益-谋利宜“远”:放长线钓大鱼-谋利宜“远”:以情感促进生意-合作宜“诚”: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合作宜“诚”: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合作宜“诚”: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合作宜“诚”:善于进行商业合作-分享宜“廉”:正确对待利益分配-分享宜“廉”:人才无价-分享宜“廉”:互利互惠,共存共荣+新商经之“勇断”-商界祖师李嘉诚(1)-商界祖师李嘉诚(2)-商界祖师李嘉诚(3)-商界祖师李嘉诚(4)-创业宜“勇”-创业宜“勇”:野心不败,创新不断-创业宜“勇”:不断加压才能长足发展-经营宜“险”-经营宜“险”:经营生意要善爆冷门-经营宜“险”:冒最大的险,赚最多的钱-竞争宜“黑”-竞争宜“黑”:将计就计,胜利夺“标”-竞争宜“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竞争宜“黑”:商场如战场,成败论英雄-垄断宜“利”:水不外流,独资经营-垄断宜“利”:连锁垄断,独一无二-垄断宜“利”:借势取利,飞黄腾达-兼并宜“强”:强强联合-兼并宜“强”:以小搏大,以弱制强-兼并宜“强”:品牌 管理-兼并宜“强”:善意收购,留好名声+新商经之“经”-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成功需要才气和智慧-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做生意不可拘泥陈规-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商业竞争不相信眼泪-儒商生意经:企业以人为本,学会感恩-儒商生意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商生意经:不赊不欠,薄利多销-儒商生意经:上下同欲,无往不胜-儒商生意经:稳做生意,细水长流-儒商生意经:以德报怨,赢得顾客-儒商生意经:处处留心,以寻商机-官商生意经:坚持己见,又不独断专行-官商生意经:人情送匹马,买卖不让针-官商生意经:勇争第一,永葆活力-官商生意经:落后就是耻辱-四大“走偏”商人——厚道有余而精明不足的“巨人”史玉柱-精明有余而厚道不足的“爱多”胡志标-精明不及厚道也不及的“飞龙”姜伟-附:“飞龙”姜伟——总裁的20大失误-厚道太过而精明也太过的“南德”牟其中-司马懿的这五句话听懂了两句就能够用一生

人情厚养处世法(4)

2018年10月28日 字数:1756 来源: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提供人:lofete998763......

山下热情地迎接了松永,并把松永称颂了一番,然后才谈到正题上。他的意思是要松永向他提供大批煤炭,由他转卖给阿部老板开办的煤炭零售店。松永害怕受骗,犹豫不决。因为这样干,山下不付分文,不承担任何风险,有风险的人是他松永。山下早料到松永会犹豫,他把一位女服务员唤了过来,对他说:“明天我到大阪炮兵工厂去办事,请你帮我买点儿神户特产瓦煎饼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叠10万日元一张的钞票来,随手抽出两张递了过去,然后又抽出一张递去说:“这是给你的小费。”松永在一旁看了,暗中吃惊,断定自己遇上了一位百万富翁,于是当场表示愿意发货,生意成交了。山下向松永表示了感谢,便推说有点儿小事,急步走出餐厅来,追上了那位服务员,把那30万日元全部都讨了回来。晚宴过后,他立即启程赶回横滨,他住不起西村饭店的豪华房间。

从此以后,松永把煤炭发给山下,山下再转卖给了阿部,收款后再交给松永。就这样,年复一年,山下发了大财,改行当上了日本的汽船大王。松永也成为日本电力企业巨子。当年山下导演的那场“精彩的欺骗”,不仅成了二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且也成了松永战胜商场艰险的精神动力和经营谋生策略。

不记前嫌心地宽

有句话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见人们记住的只是自己的仇人。人与人之间为何会有摩擦而结下过节呢?原因很简单,由于对方的表现和我们的期望不符,所以会为两人之间的关系留下阴影。举个例子,你是不是发现,小孩子对你的态度很不好?当然,我们并不能指望小孩子永远都很乖,如果你对小孩儿偶尔不乖的行为能以平常心来看待,或仍旧以爱的教育来对待他们,这样,在小孩子的心里才不会有恨的感觉,虽然,这并不表示你喜欢他们这样子的表现,不过,给他们多一些包容,就像我们在冬天得了感冒一样,除了忍耐之外,还能怎么办呢?你总不能怪自己为什么会得感冒吧!

如果你是那种会记仇的人,对于某些人的行为,即便令你不满,你也不说出口,只把它们牢牢地放在心里,久而久之,你心中的仇恨愈积愈多,一辈子都跟着你走。

时间久了,你才会逐渐发现,自己才是心中仇恨的最大受害者,被你恨得半死的那个人可能根本没有感觉呢!所以,你所受到的伤害是双重的:一开始你对对方的不满及失望,让你不愉快,这是第一层伤害;其次,你把这些不愉快放在心里,让自己在身心上都受到折磨,这是第二层伤害。很多人的个性是宁可死掉,也不会去原谅别人,仇恨世代相传,很多时候,他们只记得恨的人是谁,至于为何而恨,可能因为时间太久而早已淡忘了。

处世之道不可过

老好人一直是许多中国人做人的目标,所以,《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意思是说不计较别人的小过失,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记恨与别人间的过隙!可以培养品行,避免祸害。所以老好人的人缘好,平时朋友爱帮忙。做老好人要求人心宽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记住有这样的情况,事不关己时做好人易,而与己相关时则不易。

处世之中,不可过火,也不可过冷,这就是君子处世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何以受到人们的推崇?这是由于它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它能“致中和”,达到中正和平,“使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历史经验证明,实施中庸之道,避免过激和片面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问题的正确处理。

不过,要真正实施中庸之道,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中,应该要讲厚道,注意与人为善,以诚、以宽、以礼待人。要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广阔胸怀,能够团结各种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

讲中庸之道的人,决不偏听偏信,在处理问题时,总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经过分析总结,去粗存精,变成自己的观点。

要保全对方的面子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当某件事用这种方法去处理不妥时,不妨改变一下策略,也许能收到异曲同工之效。

保全对方的面子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人顺着自己的感情,罔顾他人的自尊,结果闹得不可收拾。这种教训谁都有过。当你责骂属下或孩子的时候,别忘了看看有没有旁人在场,然后退一步替当事人想想,多说几句体谅的话,效果会更大。

例如,要解雇一个人,无论他的工作能力如何,公司都很难过。依照往例,是这么通知本人的:“某某先生,本公司的旺季已经过了,你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当初我们就说好的,这种工作是短期的,所以……”

对方一听到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仿佛已被公司一脚踢出大门外似的,只觉得公司一点儿人情味也没有。而如采取下列方法效果就不同了:“某某先生,佩服您的工作态度,您出色的成绩,使本公司深以为荣。你有这样的实力,我相信您不论到哪儿工作,一定都没问题。本公司今后若有借重您的地方,请您不要忘记了本公司的深情厚谊。”这样,对方就不会有被抛弃的感觉。

这样,事情既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又使对方能够接受,还为公司留下了退路,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创下了好的口碑,无形之中是对公司的一种宣传。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