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第一性原理,是由现实中的钢铁侠马斯克所一直强调的,说的是把问题回归到最本质。那么产品设计的第一性原理就是把需求、问题回归到最本质,然后用最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去解决它。
人们对于电动车的第一性需求就是能够充电快、跑的远,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特斯拉最领先的恰恰就是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而最近非常火热的自动驾驶反而不是业界最领先的,这就是第一性原理在特斯拉上的应用。
我们对通信的第一需求是有效
我们对通信的第一需求是有效,因此不管是电报、电话还是短信、微信,这些通讯方式或者产品第一个要满足我们的是我们对信息内容的有效获取。
微信中我讨厌的一个功能之一就是语音信息,尤其是在初期的版本中语音播放的外放模式和耳机模式根据手机感性自动切换的,大部分时候语音信息你放在耳边它也是外放模式播放。所以我在收到语音短信的时候都是不敢点播放的,即使后面有了语音转文字之后我也很不喜欢语音的模式。
于是很多我收到的语音信息都会被我放到一边,等到闲下来了才去把这些语音转成文字,如果转换的不好就再听一遍语音。这样就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信息沉没。
往往把一条信息不去点开查看,不久就会被其他信息所掩埋,要在聊天列表的很下面很下面才能扒出这条信息,有时候甚至会忘记了有这条信息,当清理聊天记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条信息还没有回复。
子弹短信真正满足了我们对通信的第一需求,从以下两个产品功能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出其产品经理对第一性原理的理解。
1. 语音文字一键切换
在子弹短信对话页面左上角有一个语音和文字的切换按钮,看到这个切换按钮,让我一瞬间想到了苹果手机的静音键的设计,这种极致的用户体验真的可以和苹果手机的静音键的设计相媲美,不知道这是不是乔老爷子忠实信徒老罗的得意设计。
大家如果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如果你在开会中同时收到了多条的语音信息,这个时候你只需要一键切换所有的语音信息全部自动转换成文字信息,及时是冗长的语音信息也能有效的传达你,这就是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2. 信息稍后处理,防止信息沉没
信息稍后处理这个功能对于繁忙的工作人员真实太有用了,因为往往你收到信息在忙于其他事情不能及时处理信息的内容,但是在现在信息轰炸的年代,一个信息很快就会从你的信息对话列表中沉沦下去,最后你可能2天之后在清理微信的聊天记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一个重要的信息被你错过了。
而这个稍后处理是对繁多的无用信息的一个甄选,能够让你在空闲的时间第一时间处理你认为可以稍后处理的事情,这相比你需要从头到尾一点点翻看微信信息列表去找一个聊天记录,真是不知道有效多少倍。
从以上这两点,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子弹短信的产品经理对于通信的第一需求的理解是多么的深刻,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功能只有解决了第一需求之后,才能再去满足其他花里胡哨的需求,如果不这样做那就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了。
我们对功能切换的第一需求是快捷
现在的APP发展思路都是社交+场景功能+内容+多元生态,现在连美图都要开启社交化战略了。这样就导致了移动端应用很大的一个问题:屏幕太小、功能太多。不可避免的在一个产品中我们需要功能切换的交互,当我们用户在进行功能切换时,他的第一需求就是能够快速到达他想要的功能模块。
我们还拿微信举例:并不是我讨厌微信,而是我用的最多的就是微信(以后有可能是子弹短信了)。在使用微信看资讯文章的时候,有一个场景你一定遇到过并为之烦恼,就是你正在投入的看一篇文章然后收到一个微信信息,要切换到聊天界面你至少需要三步操作。然后当你回来的时候,你需要从你的朋友圈里再爬出刚刚看了一半的资讯文章,虽然现在资讯文章会自动加载到你之前看的位置,但是同样你也需要三步操作。然后刚打开又来了一个信息,是不是有一种要爆炸了的感觉。
对于一个有社交功能的资讯产品来说,用户在阅读过程中被社交信息打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也是用户选择社交平台看资讯的一个核心诉求,就是在一个APP内同时兼顾社交信息和资讯的需求。子
弹短信在这方面其实就是采用了业界已经讨论很久的解决方案,就是屏幕底端的功能栏永远是悬浮显示的,这样从资讯阅读的页面到对话页面只需要一步,从对话页面到资讯阅读的页面也只需要一步,到收藏、到个人中心、到通讯录都是只要一步。
微信的产品设计是想给阅读的用户带来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能够让阅读资讯的用户沉入到其所阅读的资讯,所以就舍弃了功能切换的简易性。
子弹短信的产品经理找准了用户对功能切换的第一需求,放弃了对完全沉浸式的追求,优先满足用户在切换功能交互体验上的快捷需求。而且现在我们用户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了,所以完全沉浸式反而显得不合时宜。
总结
所谓的第一性原理我们在所有优秀的产品中都可以发现,可以说这是我们进行产品设计时候第一要考虑的原则。在做产品设计时候,尤其是在做产品功能决策时,我们要反复的思考我们用户的第一需求在哪里?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足够优秀的满足?
然后我们在做功能扩展时,同样要优先考虑我们用户扩展的第一需求是什么,然后怎么足够优秀的去满足。
其实,第一性原理是完全可以贯穿我们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里的,从第一性原理开始到第一性原理结束。
作者:赵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