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或者站到塔尖
从拿阿里的第一笔钱起,创始人就得做好两手准备:你的“孩子”有了个资源十足的巨人“爸爸”,它甚至可以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远方。反面是,巨人的血液会流进“孩子”的毛细血管。
你不得不跟着巨人的步频,如果走到收购那一步——尽管表面上,被阿里收购并不会像B、T两家将公司改名为百度XX、腾讯XX,在阿里,口碑仍是口碑,高德还叫高德,优酷土豆也没有变成阿里视频,只是创造“孩子”的你,很可能和“孩子”的未来无关了。
没有人知道,33岁的张旭豪最后是否会彻底离开这家他24岁创办的公司。即便离开,他也不是阿里众多收购案例中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出局的创始人。
2006年,阿里500万美元收购口碑网。到2009年,创始人李治国放弃口碑的自主权调往阿里云,一年后彻底离开阿里。多年后李治国回忆,离开口碑前,他曾遇到马云,马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两个字:“放开”。
2009年,阿里收购万网绝大多数股权,创始人张向东远赴新加坡。融入阿里后万网的新总裁鲁众曾官至阿里副总裁,也于2014年离开。
2014年,阿里11亿美金收购高德地图,原CEO成从武和COO张勤离开。2017年成从武受访时落寞尽显,“我这个人已经是退出江湖了,应该说消失了。”
2015年,优酷土豆被阿里收购,一年后优酷创始人古永锵离任优土董事长兼CEO,成为阿里大文娱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其时,36氪的一句评论被广为转发:一个行业发展到比拼资本的时候,就是创业者谢幕出局,资本家和职业经理人登场的时候。
阿里更倾向什么样的创始人?
“阿里选择的合作伙伴不是因为对方体量大和强,而是有意愿且具备转变的主动性。”
创始人进入阿里之后如果不all in怎么办?
“那就换掉他。”
张勇接受采访时的这两句对话或许能解答被阿里收购的创业者大多以离开收场的原因:一方面,被阿里选中的创始团队往往已经开始寻求转变,大多对于原本业务和独立性并不非常执着;另一方面,并购之后不仅有阿里对公司的改造,还要求创始团队深度理解阿里的相关业务,一旦做不到all in,被动或主动离开,就是结局。
例如高德。2013年初,就有不同企业争着和高德谈投资并购,高德从来不拒绝。私下聊天,成从武还和COO张勤说:“都这么多家找过我们了,阿里怎么还不找我们?”
“大部分业务型的并购,我们更希望创始团队能在集团内部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定的。”阿里战略投资部总监谢鹰在接受36氪专访时说。
现实是,能被阿里战略投资相中的创业者,大多已经走到企业融资的中后期,被并购就意味着要从公司产权的拥有者转变成阿里具体业务的管理者,并向集团层面汇报。纵使创业者有意愿甚至有能力,“(阿里巴巴)金子塔尖上的人总是少的,你不可能期待塔尖上一堆人”,谢鹰对36氪说。
原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是唯一站到塔尖的那一个。
2014年6月11日上午9点,俞永福发了一条微博:“一个重要的决定:合聚变!”20分钟后,官方新闻稿放出,阿里以超过4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UC,当时号称中国移动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交易,比此前百度收购91助手价格的两倍还要多。
当天,UC所在的北京优盛中心办公室里,随处可见的液晶电视里无一例外地显示着“合聚变”三个字以及阿里和UC的LOGO,大红的底色就像在欢庆一场胜利。
即便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俞永福即将走向的,确实是一场胜利。
阿里收购UC之后,俞永福称受马云亲自邀请,成为阿里集团最高决策机构“战略决策委员会”的第8名成员。俞永福爱用第三人称“永福”代替“我”,并购后的第一场记者招待会有一个中心思想:永福是阿里集团最高级别管理者之一,永福向身属其中的战略决策委员会汇报,永福没有变成一名职业经理人,也没有变成谁的下属。
俞永福成了新成立的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次年,阿里收购高德地图后,他担任高德集团总裁,并负责将高德整合进阿里的工作。再往后,他又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总裁,并全票当选阿里上市后第一拨合伙人。2016年10月底,俞永福从古永锵手中接手优酷土豆,成为阿里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
俞永福成为阿里并购企业家中的“异类”有两个原因:
其一,阿里收购UC时,UC并不处在弱势。当时,俞永福宣称“UC是非卖品”已经一年有余。作为超级app,UC浏览器那其时的全球用户数突破5亿,每月产生的搜索量超过60亿次——这些原本大多属于百度的流量正快速被转移到UC旗下的神马搜索上。同时,UC也一直是手机版淘宝最重要的第三方流量来源。
其二,俞永福本就是整合高手。他曾在UC内部成功整合收购来的手游平台九游和PP助手。2014年阿里收购UC前,他也曾通过整合阿里资产获得不错的口碑,一块是整合原来的淘宝浏览器,发布UC电脑版浏览器业务,另一块则是整合阿里旗下的的一搜,紧接着发布了神马搜索。
正因此,在俞永福口中,进入阿里生态的UC仍遵循着“永福路线”,当他接手高德和阿里妈妈之后,他甚至说:“我用UC的文化去改变阿里妈妈和高德。”
张旭豪和俞永福都曾高喊过“上市”,被并购前的UC还有过 “(BAT)得UC者得天下”的说法。但张旭豪显然无法复制俞永福,恐怕不论谁都很难想象阿里的任何一点会“被饿了么的文化改变”。
“能产生业务价值的投资我们才认为是好的投资。”谢鹰告诉36氪。而“产生业务价值”作为评判基础,不仅体现在标的的选择、投后的强力整合上,也反应在阿里对创始人去留的态度上。
2017年11月,阿里入股高鑫零售,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高鑫旗下超市大润发COO袁彬透露交易细节:张勇曾对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说,“Peter(黄明端)你如果不走,你的团队稳定我就投,如果你走了我就不投了。”对此,阿里的回应是,线下超市业务不是自己熟悉擅长的,“黄明端团队会更合适做这个业务”。
说到底,仍是“业务”二字。
几乎与高鑫投入阿里怀抱、黄明端决定留下在同一时刻,张勇通过公开信宣布,俞永福将不再担任阿里大文娱董事长、大文娱及高德总裁职务。大半年之后,俞永福执掌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马云发起成立的“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生态基金。
俞永福为阿里文娱业务的持续低迷埋了单。重回他最为擅长的投资圈时,他仍坚持说e-WTP生态基金不止于阿里,更不属于阿里,“eWTP基金要做的投资生态,并不是基于阿里全球生态的构想,要超越阿里的视角让整个生态更繁荣。”
最终,永福还是没能成为媒体冠以他的“马云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