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万能的知乎:知乎的“水化”危机

2018年9月25日  来源:钛媒体 作者:张远 提供人:anchi......
摘要:面对“社区水化”这个感染了天涯、人人、豆瓣小组并使之一蹶不振的“瘟疫”,知乎迟早会与之狭路相逢。只有娱乐化的回答才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与其与他们辨明真理,不如逗他们一乐。在人人都不打算认真的时候,你认真你就输了。当将投票权赋予围观者而不是提问者时,回答者竞相追逐的就是读者的眼球而不是答主的“痛点”,借别人的问题兜售自己的私货,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回答者的动力变成了狂揽粉丝,积攒点赞和感谢,而不是针对性地答疑解惑。知乎理想的信息逻辑是立体的,人和人之间可以产生关注,人和信息之间也可以产生关注,现在看不到。

张远  2015-08-15 10:55

此为《万能的知乎》下篇:《“水化”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可能》

下篇:“水化”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可能

在近几年的中文互联网上,知乎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没有一个网站能像知乎这样,虽然只有2000多万用户,影响力却无处不在;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同时扮演了问答社区、搜索引擎、大众点评、新闻社区、情感论坛、 第一人称文学网等这么多角色;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从鄙视链的顶端滑落的速度这么快;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未来充满了无数可能性,然而每一条路都困难重重。

更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从成立之初就有成百上千颗聪明的大脑为其设计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

知乎是如何从当初那个封闭高冷的“精英圈子”一步步成为网民的游乐场的?知乎大V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在知乎求职、交友、混圈子是一件靠谱的事吗?人人都在说的“知乎水化”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知乎。

5.知乎的危机

5.1 “水化”会最终毁了知乎吗?

如果开端良好,气氛不错,那接下来就会增加新用户数量。短时间一定程度的水化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低质量内容,没有捣乱用户,没人喋喋不休,天天打架的社区不叫社区。知乎的发展最终由用户来决定,「质量」和「数量」的最强大的平衡力量也是来自用户。

面对“社区水化”这个感染了天涯、人人、豆瓣小组并使之一蹶不振的“瘟疫”,选择了开放注册的知乎迟早会与之狭路相逢。早在2011年初,周源就已经做好了与之长期作战的准备。

然而,当初周源可能低估了这个“放倒了无数英雄豪杰”,几乎成为“社区宿命”的对手。知乎的“水化”不是阶段性问题,而是一段有一溜到底危险的“斜坡”。

???è???????¥?1????????????????a???°′???a????±??o?????ˉé??????????ˉ?????¥?1???????????§???ˉè??

当我们在讨论知乎水化时我们指的是什么?

1.    用户规模的扩大在“带来更多新鲜的问题和答案”的同时,也涌入了大量未曾深思熟虑、随手一写的低质量答案。

知乎前期辛辛苦苦酝酿的“认真你就赢了”的社区氛围,还是很难抵抗人多势众的后来者带来的“使用习惯”。因为问题向所有人开放,无论是否专业、是否认真,人人都可以“插上一脚”。大量未经深思熟虑、随手一写的回答降低了整个网站的信噪比,让优质的内容更难被人发现。再醇的酒,水兑多了,味道就变了。

2.    人人手中都握着决定一个回答生死沉浮的“选票”,答主讨好“选民”的现象自然是大势所趋。而网站的平均用户认知水平就决定了受欢迎回答的水平。于是,专业问题的讨论只能限于让大学生都能看懂的科普阶段;于是,网络流行语、咆哮体、gif图像胡椒面一样在高票回答中被到处乱撒;于是,鸡汤、情感、故事类回答正在把知乎变成网络版《知音》、《故事会》。

3.    社交蒸发冷却效应。当专业人士面对的都是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小白,再难找到棋逢对手的讨论对象时,他们就会移步至门槛更高的场所。如果说封闭期的知乎是一间高端用户三三两两探讨问题的咖啡馆,那么后来蜂拥而入、大呼小叫的客人肯定会把他们赶走。

4.    知乎上有很多用户都在关注一个问题:知乎正在贴吧化吗?按照知友叶落孤舟的说法“知乎何止贴吧化,还人人化,知道化,豆瓣化,微博糗百化。”知乎既然用问答这种“万能生成器”部分替代了贴吧、知道、豆瓣、糗百的角色,也就难怪很多用户在把知乎当作贴吧、知道、豆瓣、糗百来用了。

“社区水化”为什么是知乎的一个致命威胁?因为它动摇了知乎“高质量内容社区”的立身之本,使之泯然众网矣。

5.2  过高的社交门槛让用户成为“隐身人”

迄今在知乎留下来的优质用户,都是在知乎交到新朋友的。周源、继新和我是做内容出身的人,我们当然知道优质内容的价值,同样,我们也知道内容的局限性。坦率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不读会死的,如果只是提供给用户他们觉得有趣的东西,知乎并不具备真正的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一语成谶。张亮2012年时的担忧正在成为现实。媒体人背景的创始人团队在内容运营方面可谓得心应手。然而,知乎在社交化方面却面临着DNA层面的困境。

不能否认知乎团队在激励用户活跃度方面的诸多尝试,比如将“人”作为主要的传播节点,比如早在2012年4月就在个人主页加入了很多社交元素:个人资料新增“职业经历、居住地、教育经历、擅长技能”,会显示用户获得的赞同和感谢数。总结起来就是一方面引入了社会身份,一方面建立了知乎站内的荣誉体系。

其实,知乎创始人周源对于知乎在社交网络谱系中的定位已有着深刻思考。相比于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这些形态各异的社交网站,知乎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交逻辑。

在与钛媒体的交谈过程中,他认为”Facebook上产生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及 activity。Twitter其实是把人分为关注者和被关注者的关系,而知乎产生的信息逻辑是更立体的,人和人之间可以产生关注,人和信息之间也可以产生关注。比如知乎某些新用户,在一个回答下面得到了认同,关注他的人很少,但却获得了很多的赞同。这完全不是人和人之间产生的连接,而是通过问题。如果他经过多次的回答,在一个领域里不断让人看到,他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去持续关注他。“

然而,这种基于持续回答问题不断为人所认识的社交方式,在所有的社交网站中无疑是门槛最高的。在知乎打造个人身份、品牌的超高门槛使得社区内涌现出了少数孜孜耕耘的“达人”,其余大多数人则很少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痕迹。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动力去完善自己的个人资料,引入社会身份;另一方面,寥寥可数不专不精的回答勾勒出的也是一个模糊的社区形象。早在2011年,知友李季就指出“用户无法在知乎上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化‘自我’”。

一群“隐身人”之间如何找到彼此?知乎又怎么能走出陌生人社交的怪圈呢?

然而知乎连退而求其次,回归“问题解决平台”也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一问一答”能成就一对社交关系,如果用户的所有问题都能迅速找到解答者,知乎也能成为一个强粘性的社交平台。然而,当初将投票权赋予围观者而不是提问者时,知乎已经自己断了这条路,从此回答者竞相追逐的就是读者的眼球而不是答主的“痛点”,借别人的问题兜售自己的私货、讲述自己的故事的风气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回答者的动力变成了狂揽粉丝,积攒点赞和感谢,而不是针对性地答疑解惑。

“在行”这样收费的一对一咨询平台不是出自知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3  从认真你就赢了到认真你就输了

梁欢:留下来吧 !张小北:我们不能把这个世界轻易地交给那些坏人 !罗登:解决之道在于一点点地改良,负二:知乎的问题在于,一切信息都是公共的……

???è???????¥?1????????????????a???°′???a????±??o?????ˉé??????????ˉ?????¥?1???????????§???ˉè??

去年, 许多大牛由于不堪忍受评论区内的“谩骂和恶意揣测”纷纷出走,引发了一股“逃离知乎”的风潮。而唇亡齿寒的大牛们则连锁反应一般,齐齐站出来互相打气,同仇敌忾地向站内的暴疟之气说“不”,打响了“知乎净土守护战”。然而,除了通过“大v的朋友圈”的互相转发刷了一阵屏之外,并没有什么乱用。

社交网络的蒸发冷却效应几乎是不可逆的。无论是加大反对票权重,还是赋予用户在评论区judge答主的权限,都是为了提高“小透明”的参与度、活跃度。毕竟,随随便便评论一句要比毕恭毕敬写一篇回答容易多了。

有人讥讽出走的大牛“玻璃心”,只听得进好话,听不进歹话,这群原本籍籍无名之辈还不是靠大家一个个的赞同红起来的么?然而,正向激励的生产力与反向打击的杀伤力不过是硬币的两面。随着低素质用户的大量涌入,知乎前期煞费苦心培养起来的正向激励正在受到反向打击的冲击。成名于彬彬有礼的讨论氛围的老一辈知乎大牛自然无法适应了。

哪些回答容易遭到反向打击?专业度高的,争论对错的,爱在评论区与人较真的。哪些回答最不容易“招黑”?美女爆照的,鸡汤励志的,传授实用知识的,娱乐大众的。想一下草榴为什么是中文互联网上最“和谐友善”的社区。

在“知乎还有「来得很晚却获得大量关注者」的例子吗?”问题下君陌Faust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知乎粉丝数Top榜排名靠前的早期用户很多已经不再活跃,反而是这两年才开始答题的一些用户短短几个月就收获了大量的点赞和关注。长江后浪推前浪。崛起于开放注册之后的新一代知乎红人早已深谙知乎“新常态”下的生存之道——只有娱乐化的回答才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与其与他们辨明真理,不如逗他们一乐。在人人都不打算认真的时候,你认真你就输了。

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知乎并没有因为“出走风波”而放慢高歌猛进的步伐。只不过,它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认真讨论问题的地方了。

5.4  移动时代的“内容碎片化”

每一个根植于网页端的产品都面临着如何在向移动端迁移途中丢盔卸甲、前功尽弃的挑战。豆瓣(再次躺枪。。。)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作为一个内容生产平台,知乎还面临着“人们很难在手机上长篇大论点并保证旁征博引、事实无误、严谨周密”的挑战。可咨作证的是,到2014年时,维基百科还只有1%的内容通过移动端编辑。

据周源透露,新增回答中来自移动端的数量已经过半。苏莉安同学的统计结果也显示,2011—2014年四年之间,知乎答案的平均字数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基本处于150-200字之间。百字以上的答案占比虽然自开放注册以来略有下滑,但走势基本平稳。而千字以上的答案占比从最初的1%一路上升到如今的3.5%。

???è???????¥?1????????????????a???°′???a????±??o?????ˉé??????????ˉ?????¥?1???????????§???ˉè??

知乎似乎躲过了“内容碎片化”的命运,然而正如上文的分析,内容长度的稳定不代表质量没有下滑。在移动端,研究型、知识型的回答可能会让位于故事、经验、观点、灌水。

在移动端,人们更倾向于消费内容而非生产内容。在“看知乎”这个需求点上,知乎和知乎日报两者在手机的方寸之地上已经是竞争关系。所以,知乎日报2.0版加入了主题日报,引入了优质的站外内容,成为了一个基于知乎编辑curation的新闻客户端。

而“人人都是主编”的知乎日报3.0则希望发动用户去分享自己的“判断力”,筛选组织互联网上的内容,在降低用户参与难度的同时,打造一个基于内容发现的媒体社区。打破知乎主站内容生产的高度中心化,实现内容发现上的人人平等,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用户得到关注,建立联系,向SNS的方向再进一步。

然而,人肉信息过滤这一套知乎一开始就在玩了,只不过演变成了用户不胜其扰的大V刷屏。哪怕知乎日报3.0把权利再一次下放给每一位用户,中心化还是大势所趋。最终,知乎版的“朋友圈+微博”可能会产生一批专职“爬虫”、搬运的大V,重蹈微博的覆辙。

???è???????¥?1????????????????a???°′???a????±??o?????ˉé??????????ˉ?????¥?1???????????§???ˉè??

知乎日报3.0内测版

内容发现的门槛并不比内容生产的门槛低多少。

知乎 / 社区水化 / 投票权 / 围观者 / 激励机制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