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什么因素促动了开普勒

2020年7月3日  来源: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 作者:(美)理查德·德威特 提供人:heidong86......

|什么因素促动了开普勒|

根据我们到目前为止的讨论,你可能会觉得开普勒是一个相当直接的研究人员,促使他进行研究的主要因素是他渴望发展出一个能够处理经验事实的理论。开普勒实际上远比此复杂。与我们之前对哥白尼的讨论相同,我不会试图对开普勒发展其体系时所涉及的不同因素进行全面探讨,而是将提供足够的信息,让你可以对开普勒的发现所涉及的哲学性/概念性命题有所体会。具体来说,我们的重点将是——在开普勒有生之年始终促使他进行研究的一个因素,也就是开普勒渴望读懂“上帝”所思。

开普勒读懂“上帝”所思的渴望

究其一生,开普勒都坚信“上帝”对构建宇宙可以说有一个确定的计划、蓝图。开普勒被强烈地吸引,渴望发现这个蓝图来读懂上帝所思,并了解上帝在创造宇宙时就准备好的计划。开普勒的这一渴望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下面几个例子将足以说明情况。

回忆一下,在快到30岁时,开普勒开始为第谷·布拉赫工作。为什么开普勒想和第谷一起工作?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开普勒在这之前几年的一个“发现”,对开普勒这个发现的探讨将有助于解释开普勒脑中的上帝所筹划的蓝图是什么样子,以及读懂上帝所思将包括什么内容。

开普勒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发表于他开始为第谷工作之前4年左右,在这部著作中,开普勒发表了一个他认为在其一生中都将非常重要的发现。开普勒所关心的问题包括为什么上帝创造宇宙时正好创造了6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而不是5颗、7颗或其他数量。为什么上帝要将行星如此排列,而不是排列成其他样子?开普勒相信这样的问题都有答案。

多年间,对这些问题,开普勒尝试了多种答案。举个例子,他曾尝试使用多种数学比例和函数来解释,但没有一个可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然而,到了16世纪90年代中期,开普勒想到了使用被称为“正多面体”的概念来回答这些问题。接下来对正多面体做个简要解释,顺带提一句,请忍受一下我在这里的讨论,因为这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来解释。然而,当我们结束这段讨论的时候,我认为你会更好地理解开普勒是多么不寻常的一个人。

思考一下正方体,因为正方体很有可能是正多面体最好的一个范例。正方体是三维的,其每一面都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正方形。请注意,正方形本身是二维的,其每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每一条边)都是相同的,具体来说,每一条边都是与其他边长度相等的直线。一般来说,一个正多面体也具有正方体的这些特点,也就是说正多面体的每一面都是完全相同的二维图形,而每一个二维图形本身也都由相同的部分,也就是长度相等的直线组成。

自古希腊时代起,人们就知道只存在5种正多面体,具体如下:①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②正四面体,有4个面,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③正八面体,有8个面,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④正十二面体,有12个面,每个面都是正五边形;⑤正二十面体,有20个面,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

现在,假设我们有一个任意大小的球体,在球体里面,我们找到了一个正方体。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大小合适的正方体放在了球体里,使正方体的每个角都刚好顶住球体。然后,假设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我们又找到了另一个球体,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大小合适的球体放在了正方体里,使球体的面刚好顶住正方体的各个面。尽管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三维画面,但是如果用二维示意图来表示的话,那就将如图16-4所示。

现在,假设我们继续按照如下顺序把正多面体和球体嵌套在一起:把一个大小合适的正四面体放在图16-4中最里面的球体里,然后在这个正四面体里面再放入一个大小合适的球体,然后是一个正二十面体,接下来是另一个球体,球体里再放入一个正八面体,然后在正八面体里放入最后一个球体。这样,我们所得的结构将如图16-5所示(同样地,这虽然是对一个三维结构的二维示意图,但已可以很好地表示这个结构了)。

图16-4 嵌套在一起的球体、正方体和球体

图16-5 开普勒的架构

重申一下,请再忍耐一下,因为接下来将是我对这个结构最后的评论了。让我们关注一下这个结构中的球体。请注意,最开始所选择的球体的大小将决定往里面放的正方体的大小,进而决定正方体里的球体大小,以此类推。也就是说,第一个球体的大小会决定所有球体的大小,同样也会决定每个球体之间的实际距离。

然而,尽管每个球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第一个球体的大小,但是球体之间的相对距离并不取决于此。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所选择的第一个球体尺寸如何,球体之间的相对距离都是相同的。如果我们只看示意图中的圆形,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一点。示意图也就是图16-6,这个图与图16-5类似,只是去掉了5个正多面体的部分,从而使球体的排列模式更清晰可见。重申一下,不管我们在开始构建这个球体和正多面体的结构时所选择的第一个球体的尺寸如何,球体之间的相对距离都将会如图16-6所示。

图16-6 去掉正多面体后的开普勒架构

现在,理解了以上内容后,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以上的这些架构与天文学有什么关联?答案如下:这些架构表明,根据哥白尼体系(或任何其他的日心说体系),计算出行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是有可能的。后来事实证明,行星之间的相对距离与开普勒构建的球体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当接近。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我认为毫无疑问,这个事实只是一个关于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有趣的巧合。然而,在开普勒脑中则并非如此。对开普勒来说,这是他在读懂上帝所思方面取得的第一个突破。图16-5中的架构就是上帝在构建宇宙时脑中所想的,也就是上帝想模仿这个反映了球体和正几何多面体之间关系的架构。这就是为什么上帝创造的宇宙里有6颗行星,而不是5颗、7颗或其他数量,也就是每一颗都代表上面架构中的一个球体。这就是为什么在上帝所创造的宇宙中行星会如此排列——行星的排列模式反映的是开普勒架构中球体的排列模式。除此之外,最外层也最重要的正多面体,也就是第一个正方体,其每个角都由3条互成直角的直线组成,上帝以此来反映宇宙中空间的三个维度,等等。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这是开普勒的第一个重要“发现”,而这实际上也是开普勒希望为第谷·布拉赫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开普勒希望与当时最好的观察者一起工作,部分原因是为了帮助自己确认这个发现。这个发现于开普勒的第一部主要著作中发表了。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开普勒始终渴望读懂上帝所思,也始终笃信嵌套的球体体系是上帝蓝图的关键组成部分。举个例子,很久以后,在开普勒晚年,他将上面所描述的模型进行了拓展,加入了和声的因素,也就是说,上帝在构建宇宙的时候,并不仅仅反映了几何学结构,还反映了音乐结构。简言之,开普勒利用正多面体所进行的构建,以及他对读懂上帝所思的渴望,并不专属于其青年时期。托马斯·库恩对此有所评论,我也相当喜欢,他说,开普勒用正多面体所进行的构建“并不只是年轻的奢侈品,或者如果这确实是年轻的奢侈品,那么开普勒就从来没有长大”(Kuhn,1957,218页)。

开普勒利用正多面体所进行的构建并没有直接让他找到那些令他青史留名的发现,也就是沿椭圆形轨道进行的变速运动。然而,他在找出上帝构建宇宙的规律性方面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事实上他毕生坚持对关于多面体的架构进行研究,正是这种热情引领开普勒找到了他的核心发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一和第二定律。终其一生,开普勒始终致力于发现这种规律性。他发表了十几个“定律”,都反映了他所发现的规律性,或者他认为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性。今天,这些定律中的大部分已经被忽略,只有三条得到了认可(其中两条在上面已经进行了解释,第三条定律描述的是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沿轨道围绕太阳运转的时间),然而,对开普勒来说,这些就是他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发现宇宙中固有的规律性,从而读懂上帝所思。

科学总是不可思议的。开普勒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在构建一个完全准确的天文学体系的问题上,经过了2000多年的研究后,开普勒成为第一个发现正确体系的人,这个体系也就是沿椭圆轨道进行变速运动的体系。开普勒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研究方法在我们看来,绝大部分都很古怪,但却是开普勒其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些古怪的方法,开普勒就不可能取得这些成就。

开普勒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