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意识不到逻辑漏洞的存在,因为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往往太执着于事情的真相,却忘了去检查自己是否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更忘了去规避这一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坑和陷阱。
如果将思考的过程比喻成行路,你若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等于在一开始就钻进了一个死胡同,你越是努力就越是背道而驰;若是忽略了这些逻辑漏洞,你随时会被带离正确的轨道。
这些逻辑漏洞像极了路上的陷阱,也像极了顽石与荆棘,其存在的最大意义只为阻碍你的脚步,扰乱你的视线,诱使你做出错误的决定。麦肯锡逻辑思考课程正是在教你如何思考,如何规避漏洞,如何靠近目标,掌握它的基本理论,你会发现一条完整的、正确的道路正在你面前徐徐展开。
前文所说的认知偏见、从众思维、迷信自我、诉诸专家等都是逻辑漏洞中的一种,下面来全面了解一下思考过程中的逻辑漏洞。如果它是荆棘,就果断地砍掉它;如果它是石头,就努力去搬走它;如果它是陷阱,就聪明地绕开它。当你尝试着去打败逻辑漏洞时,终有一日,它们的存在不再是干扰你前行的阻碍,反而会启发你以最快的时间找到最正确的方向。
有些思维逻辑上的漏洞出现的频率可能不是那么高,但亦可着重去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比如说逻辑关系混乱和主观意识偏差。前者指的是原本应该是顺次、并列、平行、对立等逻辑关系中产生了跳跃、断层的现象,经常会出现在说话中。若一个人说话“颠三倒四”,便是犯了逻辑关系混乱的错误。
后者指的是以主观的感受、判断、情感来付诸客观的事务上,使人们产生认识上的谬误和偏差。首先来分析一下逻辑关系混乱的几种表现:循环论证、无逻辑简化、错用因果、错用明证。
一、循环论证
什么是“循环论证”呢?若让命题甲成为命题乙的条件,又让命题乙成为命题甲的条件,两者相互论证,便是“循环论证”最典型的形式。“循环论证”表面上看起来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实际上却是在原地打转,毫无意义。
想要解决“循环论证”,不妨将命题甲、乙的两个论证前后相连地呈现在一起,便能让人轻易窥破其循环性。
二、无逻辑简化
有时候,人们在思考一个庞大的问题的时候,会想着将它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这样做容易犯“无逻辑简化”的谬误。
你要看清楚这个大问题是否能够分割成一个个小问题,如果你不顾它的整体性,一味将其分解思考的话,可能会扰乱其中的逻辑。这种逻辑谬误不能犯。人的身体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这个事实毋庸置疑,但若一口咬定人的身体等同于一堆化学元素,这便大错特错了。
三、错用因果
当人们在判断事情因果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错误的评断标准,便会犯下“错用因果”的逻辑漏洞。例如,事件甲在事件乙之后发生,你若据此以为事件甲、乙是因果关系,便产生了逻辑漏洞。有时候,两件接连发生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因果关系,只要看清了这里面的逻辑,你就能规避这种错误。
四、错用明证
也许我们找不到事实来推翻某个逻辑,指不出这个逻辑错误的地方,我们便逐渐相信了它的真实性。但找不出强有力的佐证来推翻它,并不能代表它就是真的。你若说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还有别的具有生命特征的星球,那确实找不到证据来推翻这个观点,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观点一定是正确的。这便是“错用明证”的逻辑谬误的典型案例。
主观意识偏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因人废事
古人说:“勿因人废事,因人废论,因人废行。”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他人的缘故不做事情,不发表言论,并严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任何事情,都要关注事物的实质,认清它的精髓,不要让个人的喜好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比尔的公司就一个新兴项目举办了一场招标会,邀请了三家企业。有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与比尔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比尔偷偷给这家企业打了个最低分,尽管这家企业的综合实力最强,投标方案也最出色。这无疑是“因人废事”逻辑漏洞的典型案例。
想要避免这种逻辑漏洞,就要一遍遍梳理自己的逻辑关系,审视自己是否公平公正。
二、稻草人谬误
田间地头的稻草人只能吓吓鸟儿,脆弱而又容易被攻击。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思维逻辑总是容易受到质疑和挑战,为了捍卫自己逻辑的正确性,我们会针对反对者提出反击,但这种反击显得并不是那么有力量。你为了削弱反对者的论点的力度,故意歪曲他论证的过程,这便犯了稻草人谬误。
美国逻辑学教授丹尼斯·麦克伦尼在他的著作《简单的逻辑学》中说“稻草人谬误”并不是无心之过,它是一种主观上的故意。当你陷入“稻草人谬误”的逻辑漏洞中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你不能接受自身的逻辑被质疑、被挑战,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三、情感误导
逻辑思维上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情感误导”的逻辑漏洞。人们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逻辑漏洞,还是因为内心不够客观。当我们选择性地忽略或者接受一些信息的时候,自然会变得越来越盲目,越来越偏激,你的思维也会因此而大受影响。
有一个人正在写一本介绍家乡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书,他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家乡有不少负面新闻报道。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剔除了那些负面信息,只留下了一些“伟光正”的新闻。这个人实际上就犯了“情感误导”的谬误。
四、功利误导
有些人在思考的过程中容易犯“功利误导”的谬误,他思考的点很片面、单薄,他的目标也很单一,丝毫不考虑其他后果。有的人为了成功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只在乎结果,却从不为过程和方法而操心。对于他们而言,成功就够了,至于是怎样成功的,并不重要。
麦肯锡公司堪称世界上最著名、最成功的战略咨询公司,它是真正的全球性的大公司。近百年来,麦肯锡人在为客户解决商业问题的过程中,针对各种逻辑思维的漏洞总结出了一整套高效的思维方法。通过这些独特的思维方法,麦肯锡人满怀信心和希望,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个重大商业问题。
日本麦肯锡的某位咨询顾问以多年的实践经验写就《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一书,以各种不同的笔记本来代表各种不同的思维。在书中,他说:“好笔记总是逻辑清晰、图表丰富、井井有条、让人一目了然的,这便相当于好思维,清晰缜密、充满智慧;坏笔记脏乱、没有条理、照搬经验、缺乏重点,就这好比坏思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思维漏洞和缺憾,能够被人一举击溃。”
想要优化思维,就要全面了解并找出各种思维漏洞的特征,认清思维漏洞的危害,采取各种方法绕过思维的漏洞,一步步完善逻辑。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在思考的时候都会使用“空雨伞”这个思维框架,严格按照这三步来进行。依据“空雨伞”思维框架的要求,他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将其简化,然后找出最直接的解决方法,避免陷入思维漏洞,将时间浪费在无休无止的兜圈上。
全面了解思考过程中的思维漏洞,能够帮助你进一步优化思维、提升自我。希望你可以认真了解、学习麦肯锡人的思考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去,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添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