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工作方法-麦肯锡思维与工作法-麦肯锡思维与工作法——前言 PREFACE+第一章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让思维像树枝一样伸展开去-“橡皮泥思维”,和问题一起变化-思维剥洋葱,对问题先分解再解决-二八法则与四象限法则-转换思路,寻找替代方案+第二章 分析准确,问题就解决了一半-简化思维的奥卡姆剃刀法则-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SCQA架构,从发现问题到设定课题-“刨根问底”的5W2H分析法-SWOT分析法与波特五力+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走出思维定式的桎梏-创造性思维的敌人——思维定式-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假设突破思维定式-预言与多重假设-创新性思维是如何产生的-类比和思维移植+第四章 批判性思维,不做轻率鲁莽的思考者-不要太相信你的直觉-强迫症,严重的惯性思维-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转换视角,换位思考-思维不要盲从,努力与大众保持距离-通过联想让思维跳跃起来+第五章 把精力放在“做正确的事”上面-只有一件事是“正确”的-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做事的秘诀首先是次序的排列-选择之后的执行如何保证效率+第六章 有效的沟通意味着有效的工作-确信协调最终要得到何种结果-结论先行,次序表达-组织好信息再表达-造成协调无效的根本原因-用沟通了解客户的“期望值”+第七章 执行力,想到的就要做到-给执行设置“Deadline”-培育具有创造性的执行力-借口是执行的敌人-高效执行是怎样炼成的-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团队有效率地开展工作+第八章 麦肯锡时间管理,用最少精力取得最大成果-优化工作日程,化繁为简-规划时间的时候要围绕着核心目标-做好时间规划的重要性-人为制造的忙碌有多少-理清时间管理中的问题-神奇的公式:U=EV/ID-第九章 检查并堵住工作中的漏洞-专家说的未必是对的-没有事实做支撑是不可信的-让人麻痹的思维惰性-影响逻辑的病毒——偏见-无法理解的从众思维-全面了解思考过程的逻辑漏洞+附录 麦肯锡的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工作效率的十六个技巧-麦肯锡团队的“头脑风暴”

第九章 检查并堵住工作中的漏洞

2020年7月20日 字数:1886 来源:麦肯锡思维与工作法 作者:北野健一 提供人:heidong86......

“你以为的”不是真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维定式,那些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无可辩驳的事情慢慢在人们的认知里演变成了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这套思维定式,人们从不去怀疑那些“事实”的正确性。如果有人来告诉你“1+1”其实不等于2,你一定很难接受对方的观点。但实际上,那些你以为的事实并不一定就是真的。

马克·威廉曾就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他在为一家清洁能源公司做市场咨询的时候,因这一套古板、僵硬的思维定式差点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蒙上污点。每当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忍不住拿出一条试验过多次的思维准则作为衡量的标准,并以这条准则为基础,来判断、得出结论。谁知竟屡屡失误。

几天后,威廉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他试着跳出这套准则,用新的眼光、思维来判断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他这才惊讶地发现,因为那条准则的误导,他正向着错误的方向“策马疾驰”。威廉立刻改变了自己思考的方式,最终他为那家公司解决了困扰多时的问题,也成功地挽回了自己的声誉。

没有对思维的谨慎验证、检索,就这样理所当然地想问题,是很多人都会犯的毛病。在学习中,每一门学科都存在着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定理和准则,在人们的观念中,这套准则的正确性不容置疑。在工作中,总有着一套老生常谈的经验等待着新人们来膜拜、来吸收、来学习。在生活中,人们总会被教导各种条条框框,来规范自己思考的方式。

你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经验,但同时也扼杀了独立思考的天赋。这些“事实”可能会告诉你,“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状态”“两个偶数之和还是偶数”;可能会告诉你,“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黄金是最值得购买的保值商品”;可能会告诉你“人类等级之分牢不可破,自出生起就已经决定”。是的,这些“事实”有对有错,那些“你以为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依附思维定式来思考问题呢?有事实做依据的好处是,你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寻找线索、去撬动真相,这样的“事实”相当于你手里的一根“杠杆”。但若想让这根“杠杆”发挥出预期中的效果,你首先得保证它的正确性。有时候,你所信赖的事实根本不存在,或者根本是个错误、虚假的信息,你那一整套判断和猜想,你之前所做的种种努力也就随之坍塌。

在商业领域,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的企业会特意将一个虚假信息提供给竞争对手,对方若把它当作事实,思维就会被带偏,乃至做出种种荒唐的决策。想要解决或避免这个问题,就得突破思维定式,养成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沃尔玛公司流传着一个著名的“女裤理论”,对于营销界来说,“女裤理论”曾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当初,一名登记员在对手头的一批女裤进行价格标记的时候,犯了一个小差错,最后却凭着这个小差错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就是“女裤理论”的由来。原来,这名登记员在为女裤标记价格的时候,不小心少写了一美元,事后却发现,这批女裤的销售量比平时多出了三倍。总公司非但没有亏损,还狠狠地赚了一笔。这以后,薄利多销的“女裤理论”被商界人士们奉为真理。

做橡胶制品生意的德伯雷公司却差点被这套“女裤理论”所坑害。德伯雷公司为了抢占东欧市场,一开始便采取了“女裤理论”,不到半年,公司便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财务在清算收支的时候发现,表面上,德伯雷公司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实际上,公司的资金链却已经出现了断裂的迹象。德伯雷公司采取的薄利多销的方式虽然对市场的扩张很有帮助,却同时也带来了产品利润被过度压榨、回款时间长的问题。

在等待回款的过程中,东欧各国的汇率随时都会发生波动,因为汇率问题,德伯雷公司吃了不少暗亏。回款不及时,公司还得源源不断地拿出资金投入到生产和销售的环节,资金链已经到了一触即溃的地步。德伯雷公司从一开始就坚持的“女裤理论”是营销界的真理,为什么依照着这套理论,公司非但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收益,还到了崩溃的地步呢?原因就在于人们错误地迷信“销量越大,利润越多”的“事实”。

人们对这套真理深信不疑,但销量越大,利润真的会越多吗?这令人质疑。一条裤子,你卖了一百次,每一次都能盈利一百美元,收益不错。但你若能将它卖上一千次,纵使每一次只能盈利五十美元,加起来的总数也比只卖一百次多。照这样说,似乎“女裤理论”真的很有道理。

实际上,事实远非如此。如果你卖上一千次,每一次只能收益五美元,再刨去销售环节中必要的支出,你卖得越多,反而越会吃亏。德伯雷公司正因犯了这样的错误,才会遭遇滑铁卢式的失败。

麦肯锡逻辑思维课告诉我们,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能从你的主观意识出发,“你以为的”就一定是事实吗?不要太坚信自己内心早已认定的一些事情,你要知道,这个世界瞬息万变,某些事情纵使真的是事实,下一秒可能就变成虚假或不存在。你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不要固执地死守着老一套不肯改变。

如果你的立足点是所谓的“我以为”,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太过执着、自信的人总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随时让你的大脑接受新思想,随时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才能建立起缜密、严肃的逻辑思维。选择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以主观臆测为立足点,全在于你自己。而逻辑思考的必经途径一定是经验验证的客观事实,在这个基础上,盲目相信自己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检查 / 漏洞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