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译序
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解读
张一兵
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1929年7月,鲍德里亚生于法国东北部的兰斯(Reims)。那是一个边缘化地域中的平民家庭,祖父是地道的农民,父母则为普通公务人员,故而在小鲍德里亚早年的心理结构中并没有多少精英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可能也是他日后能够接受巴塔耶和莫斯的草根激愤观的深层心理内因。昂黎四世中学(lycée Henri IV)高中毕业之后,鲍德里亚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的入学考试中落榜,甚至没能正常地升读大学(用鲍德里亚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在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才进入大学的),此后,他又在大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失意。这些经历,日益加深了他内心对当代西方主流文化的积怨。到了60年代初期,鲍德里亚在索邦大学学习德文,后来凭着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天赋在一个中学里教德语,但也正是在这个波澜不惊的时期,他开始受到莫斯人类学观念的影响,并初次留意到巴塔耶的哲学。1966年,鲍德里亚在高等实验学院(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参加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研讨課,同时在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大师列斐伏尔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社会学博士论文《社会学的三种周期》;同年,他赴巴黎第五大学担任助教,不久之后就转任教于巴黎第十大学(UNIVERSITE PARIS X-NANTERRE,又称“巴黎南泰尔大学”),教授社会学近20年。1986年鲍德里亚转至多芬大学(Dauphine,巴黎第九大学)任教,直到1990年自多芬大学辞职退休。鲍德里亚的第一任夫人是露西(Lucile Baudrillard),生有一儿一女,分別是吉利斯(Gilles Baudrillard)和安妮(Anne Baudrillard)。1995年,鲍德里亚第二次结婚,新人为玛琳(Marine Dupuis),是一位杂志摄影编辑。这显然与鲍德里亚后来对摄影的爱好相关。从60年代后期开始,他与《乌托邦》(Utopie)和《通道》(Tra-verses)这两份非正统的左翼激进刊物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此后,他陆续出版了多部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论著,在学术界建立起当代学术大师的地位。纵观其整个学术生涯,鲍德里亚并不属学院派,他的写作风格自由随意,其中尤以其后期对文本不注考据和参考文献的习惯为甚,然而这些又都无损于其思想的原创性、爆发力和超凡的深度。此外,呈现在鲍德里亚思想中的多变性和一种非线性的厚度也深深令人折服。用鲍德里亚自己的话说:“20岁是荒诞玄学家——30岁是情境主义者——40岁是乌托邦主义者——50岁横跨各界面——60岁搞病毒和转喻”。(1)其代表性论著有:《物体系》(1968年)、《消费社会》(1970年)、《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1972年)、《生产之镜》(1973年)、《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年)、《论诱惑》(1979年)、《拟真与拟像》(1981年)、《他者自述》(1987年)、《冷记忆》(五卷,1986~2004年)、《终结的幻想》(1991年)、《罪恶的透明》(1993年)、《不可能的交换》(1999年)等。2007年3月6日,鲍德里亚因病去世。
在1970年完成的《消费社会》一书,是青年鲍德里亚的最重要的早期论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他将列斐伏尔、德波已经意识到的当今社会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主导性消费现象(列弗斐尔的表述是“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而德波的形容则为“以景观控制为显性社会结构的消费社会”)通俗而夸张地表达出来。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这一文本中鲍德里亚早期社会批判理论最重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