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大脑开发-人脑使用手册+第一章 人类为什么少活了50年-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5岁-人本来是不应该生病的-人为什么生病-为什么文人会比较长寿-是什么原因使他的肝癌不治而愈+第二章 精神紧张是万病之源-抹不掉的“童年记忆”-天安门能“治病”-算命先生说我能活88岁-精神紧张有害健康吗-心灵美的人就能长寿吗-中西医为健康舌辩不休-第三章 问鼎大脑:暗藏着多少玄秘机关-右脑司感情—左脑司理性-“病从心起”不容质疑-快乐的脑神经A10-人为什么做梦-脑细胞不可再生+第四章 荷尔蒙:人体健康的遥控器-“语诊热”风生水起-为什么说β-内啡肽是脑内吗啡+第五章 脑内革命:从冥想开始-诚实是好心态的首要来源-努力向高品位冥想冲刺-冥想也是可以训练的+第六阶段 额部凉感训练-百练走为先-减肥,是让肌肉去燃烧脂肪-健身体操的有益选择-学点穴位按摩-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休息-腹式呼吸有益荷尔蒙分泌+第七章 合理饮食:为健康提供保障-饮食是一门大科学-饮食六大误区-”食不厌精“危害多多+第八章 保健养生新理念-瘦身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养颜必须从“心”开始-别让时尚毁了健康+这四种方法,可以增强大脑可塑性!-科学发现:运动和健康会影响年轻人的大脑-运动能让人变聪明?脑科学家告诉你,运动还有这些神奇功效+“全脑开发”卷土重来?实则“新瓶装旧酒”的骗术-当心“神奇培训”背后可能藏着骗局+科学发现:寂静对人的大脑来说非常重要-50岁的人做“冥想”就能拥有25岁的大脑-冥想在“想”什么?如何练习冥想?+贪婪的大脑-贪婪的大脑——译者序-贪婪的大脑——推荐序一-贪婪的大脑——推荐序二-贪婪的大脑——前言-第1章 哲学视域下的意识难题-哲学与科学的对抗-幽灵离去的现代-感觉的不可穿透性-程序有感觉吗-已知世界中最为复杂的对象——人类大脑-人造意识案例-主观性地位的削弱-第2章 大脑进化简史:思维的科学-进化的本质-RNA与DNA-逆境中的革新-激发基因活力的其他途径-合作和不同层次的信息处理-天才的细胞-大脑的计算功能-广阔的内在世界-第3章 冰山一角:无意识的局限性-大脑的进化过程-无意识状态下神经元的同步性-无意识真的比意识优越吗-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无意识掌控大局-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吗-第4章 关注模式:意识的内容-注意汇集原始数据以建构经验-视而不见的现象-思维的原子-激烈的神经元战争-意识的形成-意识的层次-最多只有4个意识隔间-每个意识隔间都能处理极其复杂的对象-贬低经验的丰富性-组块与意识-语言仅仅只是一种意识组块吗-第5章 意识神经科学-第6章 解读动物的意识-第7章 游走在脆弱的意识边缘:大脑严重损伤和意识障碍-第8章 意识异常导致的精神疾病-贪婪的大脑——结语+重塑大脑,重塑人生-推荐序二 来自地球的神-导读 每一个经验都改变大脑的联结-重塑大脑,重塑人生——前言-第1章 如何因为人类感官有可塑性的发现而得救-第2章 为自己建构一个更好的大脑-第3章 重新设计大脑-第4章 喜好和爱的学习-第5章 午夜的复活:中风的病人学习如何行动与说话-第6章 利用大脑可塑性停止忧虑、偏执想法、强迫性行为和坏习惯-第7章 疼痛 可塑性的黑暗面-第8章 想象力 思想如何造就想象力-第9章 心理分析是神经可塑性的疗法-第10章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及如何永保大脑的功能-第11章 只有半个脑也可以拥有完整人生的女人-附录A 文化塑造的大脑 不但大脑塑造文化,文化也塑造大脑-附录B 可塑性和理念的进步

人为什么做梦

2017年3月13日 字数:2322 来源:人脑使用手册 作者:金言 提供人:爱到停止

人为什么做梦(1)

梦,既不是疾病表现,也不是失眠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生理反 映。但梦中的一些境遇和预言,往往与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使用左脑或者习惯使用右脑 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或者“ 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于是,这一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 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人的休息。有些医生按照传统观念,也承认多梦是干扰大脑 休息的因素或休息不好的表现。

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因为做梦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睡眠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不 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严格说来,梦只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 忆,或者有没有梦感,许多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有人曾经利用多种生理仪器对一些慢性失 眠症患者进行过脑电波描绘测验,但结果表明,这些主诉“梦多”、“整夜做梦”的人的睡 眠周 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在睡眠中伴有的梦的快波所占比例,与实际时间也没有明 的缩短或延长,这充分证明“整夜做梦”和“梦多”的体验与各项睡眠参数并没有直接的联 系。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总习惯把做梦和失眠扯在一起呢?

中医学把这种现象归咎于人的健康原因: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阴不足、心肾不交、心胆 气虚、心脾两虚、痰火内扰等等。其实从生理学上来讲,梦只是人在快波睡眠期中出现的 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其表现形式既有表象成分,又带有感性性 质的记忆活动和超常规的联想。对于梦感一说,则主要是指人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 ,这种梦感,常常与一个人的情绪和性格特点有关。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将注意力集 中于自身内部的感受,睡眠比较表浅易醒或惊醒,并且常常能够回忆起生动的梦境;而情绪 抑郁、焦虑的人,则容易从梦中惊醒,因而常常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等等。

因此,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失眠,尤其是长期失眠的主诉是不可靠的。许多学 者对主诉失眠的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失眠与心理紊乱有关。他们对睡眠潜伏期往往估计过 高,而对实际睡眠时间又往往估计过低,特别是那些习惯性失眠的人,他们往往在对有关睡 眠的参数进行叙述时与客观记录不符,不是夸大就是缩小,所以才造成了许多人对梦的恐惧 困惑。

有些医生针对这种情况,在许多失眠患者的帮助下,通过仪器检测和脑波分析,基本上 认定了梦与一个人的下列因素有关:

一、这些人对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知之甚少:许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变化, 不知道梦在睡眠中的地位和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梦与梦感的区别,不知道梦或梦感对人的 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副作用,许多人之所以盲目陷入对梦的恐惧中,主要是因为旧的传统观 念以及封建迷信思想对梦的不科学解释造成的。

二、梦与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有关:许多人对情绪障碍缺乏认识,不知道情绪障碍是一种 疾病,因此往往忽略了情绪障碍本身的危害,而过分注重了情绪障碍伴发的失眠、多梦、疼 痛等症状,所以他们在一些较为恐惧的梦境面前,不是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情绪,反而最容 易夸大梦的体验,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更为恶劣。

三、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从而导致梦感的加倍增强,而梦感增强 的结果,又反过来加重对自己健康的担忧和对失眠的恐惧,以致形成了恶性循环,使自己的 健康状况越来越坏。

总之,失眠作为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也绝非多余,我 们承认失眠的存在,但却不能认为失眠和梦感有必然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梦,而梦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人为什么做梦(2)

严格说来,梦是一个人的大脑在晚间的潜意识活动。生理学认为,每个人所做的一切梦, 都是由分别不同的“左脑”与“右脑”做成的。

习惯左脑做梦的人,大多数都是习惯利用左脑工作的人。但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是:当这个人 白天用脑过度时,往往最不容易做梦,因为这时的大脑太疲劳了;而当他的左脑在白天没 得到充分利用时,晚间却极易做梦,梦的内容基本上都与白天或者近期发生的事情有关,但 由于这种梦境都是在一个人失去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不仅十分杂乱,而且往往容易把 白天的一切理智思考也搞得无所适从。根源是这些梦境虽然杂乱无章,但醒来后的梦中内容 却记得十分清楚。所以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梦境指导下,不仅会导致人作出错误的判断,而且 还容易使人头脑昏昏沉沉,工作效率比平时更加低下。——这样的梦,对人的身体是百害而 无一利的。

而习惯右脑做梦的人,往往是那些心胸较为宽大的人。这些人的梦境往往与近期发生的一切 事情都没有太大的联系,不仅奇奇怪怪,而且醒来后多数记不住,有的事情虽然也能够想起 一点点,但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它的全貌。其根本原因是,这时的梦境是一个人的右脑在工作 ,因为右脑是“祖先脑”,祖先所经历的人和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当然奇怪了,再加上 右脑的功能中又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左脑没有参与梦境),所以很多人在梦到一些险恶 的事情时,都想极力大喊,但却怎么也喊不出声音,这就是右脑做梦的一个很具体的表现。 ——这样的梦,因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离得较远,一般对人的身体健康不会构成危害。

当然,许多人的梦境大都是由“左脑”与“右脑”交替做出,譬如,有的人对上半夜做的 梦什么都记不住,而对下半夜做的梦却记忆犹新,这就是右脑与左脑交替做梦的结果。还有 的人在上半夜做梦时去了趟洗手间,回来后却依然能够接着原来的梦境继续做下去,产生这 种现象的根源,就是在右脑做梦时,左脑还没有彻底清醒的缘故,一旦左脑清醒了,右脑正 在做的梦就会被赶得无影无踪。

总而言之,梦境虽然是由“左脑”与“右脑”构成的,但从一个人的聪明指数上来讲 ,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大多是习惯用右脑工作的高手,譬如,门捷列 夫就是因为在梦境中梦见了许多化学元素排列的周期形式,启示他完成了元素排列的周期表 ;德国化学家凯勒在研究苯分子结构式始终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有一天他梦见一条蛇正在 咬自己的尾巴,从中受到启迪,终于发现了苯的环状结构;作曲家塔季尼有一次梦见自己把 小提琴交给一个魔鬼去演奏,居然演奏出了美妙的旋律,他醒来后,立刻把魔鬼所演奏的乐 曲记录下来,创作出了流传于世的《魔鬼之歌》。

由此可见,梦虽然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却对人生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一 个人要想有一个好的梦境,必须首先有一种好的心态——心理健康。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